2016屆高考政治考點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復習導學案
第四課 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導學案
一、考點
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1)傳統文化的特點及其影響
(2)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
(3)影響文化發展的主要因素
(4)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
二、考情分析
29. 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傳統文化的特點及其影響
廣東單科,20,2分
文化傳播的多種途徑
廣東單科,19,2分
文化的作用發展與傳播
江蘇單科,21,2分
文化繼承與發展
安徽文綜,7,4分
山東文綜,20,4分
福建文綜,39(1),4分
天津文綜,14(1),7分
三、知識梳理(一)文化的繼承與發展1.傳統文化
(1)含義: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并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具有性對穩定的文化。
(2)傳統文化的繼承的表現:
①傳統習俗的繼承,它是傳統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②傳統建筑的繼承,傳統建筑被稱為凝固的藝術,是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
③傳統文藝的繼承。文化藝術被稱為民族精神的火炬,傳統文藝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④傳統思想的繼承,傳統思想,包括在長期歷史沉淀中形成的理論觀點、學術思想和道德觀念等。傳統思想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社會發展具有深刻的影響。
(3)傳統文化的特點:
①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相對穩定性指的是傳統文化在世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征,同時,它的具體內涵又能夠因時而變。
②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作為特定歷史發展的產物,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4)傳統文化的作用:傳統文化的相應內容如果能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變,傳統文化也會起阻礙社會進步、妨害人的發展的消極作用。
2.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的態度(1)正確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對于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于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東西,自覺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3.繼承和發展的關系
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它們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
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4.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1)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決定著社會制度的變化,也決定著文化的發展方向。
(2)科學技術的進步,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運動。思想運動往往成為社會變革的先導。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運動中相互激蕩,催生著社會變革,也促進文化的發展。
(4)教育方式的變革。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與培育上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教育通過對受教育者的“傳道、授業、解惑”把文化傳遞給下一代。
教育能夠以濃縮的形式使人們在悠閑地學習生涯中獲得既有的文化財富。
隨著教育方式的不斷變革,教育在人類文化的傳承中將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四、要點透析
1.傳統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系
區別:(1)含義不同:傳統文化是指一個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文化.而民族文化則是指某一民族在歷史和現今所共同創造的能夠代表其民族共同特點的文明成果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