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政治個人收入的分配考點解析復習
[注意] ①現階段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與分配制度。基本原則:按勞分配;我國現階段的分配制度: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分配制度的決定因素:一是現階段的生產力水平,二是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根本因素是:現階段的生產力發展水平。 ③不能將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相混淆。 【考點4】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現和意義及促進收入分配公平的舉措 (1)主要表現: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現為收入分配的相當平等,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過分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2)意義:收入分配公平是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的體現,它有助于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發展、社會和諧。 [注意] 收入分配公平不等于平均主義,這兩者之間有著根本區別。 (3)促進收入分配公平的舉措: ①促進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a.居民收入是影響消費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的高低與人們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聯系。消費對生產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生產發展。縮小收入差距,有利于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 b.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促進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調動勞動者發展生產、提高經濟效率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使社會具有生機和活力。 c.促進收入分配公平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內在要求。 d.促進收入分配公平是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的體現,是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目標的要求,它有助于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發展、社會和諧。 e.促進收入分配公平是堅持以人為本、貫徹科學發展觀要求,有利于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②促進收入分配公平的舉措:a.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為我國實現社會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證。b.保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a.意義:這有利于理順國家、企業和個人三者的分配關系,維護勞動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調整投資與消費的關系,促進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 b.措施: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著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 c.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另一重要舉措。措施:要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通過強化稅收調節,整頓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防止出現嚴重的兩級分化,實現公平分配。d.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努力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f.生產決定分配,從根本上說,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加 快經濟發展,增加居民收入。 [注意] a.公平不在于差距的大小,而在于差距是否合理。所謂“合理”就是差別既不能影響社會穩定,又能給人以激勵,促進效率。 b.如何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的比例:完善最低工資保障制度、依據勞動合同法、保障企業為勞動者繳納醫療養老等保險金、健全工會、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c.促進社會公平的舉措:還可以通過財政轉移支付使分配傾向貧困地區,幫助貧困地區發展經濟,實現城鄉、區域之間協調發展;還可以逐步建立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相銜接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低收入群體的基本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