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政治個人收入的分配考點解析復習
第八課 財政與稅收 一.◆測試內容和要求 測試內容能級要求了解理解運用1財政收入的來源√2財政收支關系的三種情況√3我國財政的作用√4稅收的含義√5稅收的基本特征√6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二.◆考點梳理 【考點1】我國財政的作用 1.定義:國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財政,財政收入和支出是國家參與社會分配的兩個方面。 2.作用: (1)國家財政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如免費義務教育、建立社會保障體系、抗震救災、幫護困難群眾和下崗失業職工等等。 (2)國家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國家通過財政支持某些行業、某些地區的建設、財政投資基礎設施行業等等。 (3)國家財政具有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作用。國家通過財政政策促進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的基本平衡,實現國民經濟的平穩運行。 [注意] ①財政的作用是三個“促進”。 ②擴張性財政政策與緊縮性財政政策 第一,經濟平穩運行要求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第二,財政支出對應社會總需求,財政收入對應社會總供給。 第三,兩種財政政策的比較 適用情況措施目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在經濟增長滯緩、經濟運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約時通過增加經濟建設支出,減少稅收刺激總需求增長,降低失業率,拉動經濟增長緊縮性財政政策在經濟過熱、物價上漲、經濟運行主要受供給能力制約時通過減少財政支出,增加稅收抑制總需求,穩定物價,給經濟“降溫”【考點2】財政收入的來源 1.定義:財政收入是國家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籌集起來的資金。 2.財政收入的來源是稅收收入、利潤收入、債務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稅收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財政收入最重要的來源。 3.影響:影響財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經濟發展水平和分配政策。其中經濟發展水平是基礎性的。 [注意] 教材第66頁“相關鏈接”部分關于財政收入四個來源的具體說解釋。 【考點3】財政收支關系的三種情況 1.財政收入和支出的關系,有三種情況:財政收支平衡、財政盈余、財政赤字。2.三種情況的含義: ①財政收支平衡:是指當年的財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②財政盈余:是指當年的財政收入大于財政支出的部分。 ③財政赤字:是指當年的財政支出大于財政收入的部分。 【考點4】稅收的含義 稅收的含義:從本質上看,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依法取得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注意] 稅收的含義中,主體是國家;目的是為實現國家職能;手段是憑借政治權力;依據是法律;地位是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考點5】稅收的基本特征 1.基本特征: (1)強制性: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強制征稅。納稅人必須依法納稅,稅務機關必須依法征稅。 (2)無償性:國家取得稅收收入,既不需要返還給納稅人,也不需要對納稅人直接付出任何代價。 (3)固定性:國家在征稅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預先規定了征稅對象和稅率,不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不能隨意改變。 2.關系:稅收的三個基本特征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①稅收的無償性要求它具有強制性,強制性是無償性的保障;②稅收的強制性和無償性又決定了它必須具有固定性。 [注意] ①稅收的三個基本特征的關系可以通過以下圖示來幫助掌握。 教學資源集散地。" spid="_x0000_i1025">②稅收的基本特征是稅收區別于其他財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標志。用圖表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