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生活第一輪專題復習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
d預期消費(貸款消費、分期付款消費等)≠超前消費
區分:超前消費與消費在前(“一是消費,二是生產”)(以銷定產)
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理性消費的三個要求(“三個避免”)。 要盡量避免跟風隨大流,避免情緒化消費,避免只重物質消費忽視精神消費的傾向。
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的含義是以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的總稱。核心是持續性消費。
為什么要倡導綠色消費?促進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
綠色消費的要求:“5r”; a節約資源、減少污染;b、綠色生活、環保選購;c、重復利用、多次利用;d、分類回收、循環再生;e、保護自然、萬物共存。
4、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體現。對個人發展和國家、民族振興都具有重要意義。艱苦奮斗作為一種精神財富,任何時候都應該發揚光大。
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并不反對合理消費,而是說不浪費。
家庭消費資料歸個人所有,如何進行消費決定權在個人,國家尊重個人生活消費的自主權;家庭消費是否合理、合法,既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又關系到社會和集體的利益,國家有責任對生活消費進行指導和調控。
三、誤區點撥:
1、物價越低,消費水平越高。
消費水平受收入水平和物價水平的制約。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條件下,物價降低有利于提高消費水平。但是如果物價持續下跌,出現過度的通貨緊縮現象,也會影響生產和投資的積極性,限制社會需求的有效增長,導致經濟增長乏力,經濟增長率下降,從而最終影響消費水平的提高。其實,消費水平根本上是受經濟發展水平制約的,而不是取決于物價水平。此外,家庭消費水平還與家庭人口數量有關。——般來說,在包括收入水平在內的其他所有因素都不變的情況下,消費品價格總水平提高,則家庭消費水平降低;消費品價格總水平下降,則家庭消費水平提高。
2、家庭收入越多,消費水平越高。
①收入水平的高低對家庭消費有直接影響。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家庭收入水平提高,家庭消費水平也會相應提高。提高家庭收入水平的主要途徑,就是增加收入。
②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水平,家庭人口數量,也是影響家庭消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倘若物價持續走高,家庭供養人口增多,即使家庭收入增多,家庭消費水平也不一定會提高。
③從根本上說,家庭消費水平,受社會經濟水平的制約。要提高家庭消費水平,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
3、辯證地認識貸款消費
對于那些收入穩定、對未來收入持樂觀態度的年輕人來說,貸款消費是可行的、明智的,不僅有利于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拉動經濟增長,擴大內需。因此,國家在政策上是予以鼓勵的。
對于那些收入不穩定、對未來收入也不看好的個人或家庭,貸款消費是不可行,也是不明智的。這不僅對銀行不利,使銀行貸款成為不良資產,而且會加重個人負擔,對個人生活不利,對經濟的影響也將是負面的。因此,隨著金融市場的完善和發展,國家會進一步加大對貸款消費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