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政治生活的準則(通用2篇)
參加政治生活的準則 篇1
第一課 生活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
第二框題 《政治權利和義務:參加政治生活的準則》明確目標:點擊考點
☆政治權利和義務:參加政治生活的準則
□神圣的權利莊嚴的義務
理解 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和義務□參與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則
說明 我國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立足基礎:課文導讀
一、 生活中的政治權利和義務
1、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公民與國家形成了新型的關系。______是國家的主人,國家權力來源于_____________。
二、 神圣的權利 莊嚴的義務
2、我們政治生活的全部內容,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基準的。
3、公民依法享有選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權利,是公民的選舉權;公民被選為_______________的權利,是公民的被選舉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_______的民主權利,行使這個權力是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這是人民___ 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具體表現。
5、公民的監督權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權利。它包括了批評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6、我國憲法在規定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的同時,也規定了公民必須履行的政治性義務,即公民對國家、社會應承擔的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是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也是實現公民的政治性權利和其他權利的重要保證。
8、____________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相統一的體現,是公民根本的行為準則。
9、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_________,是公民____________的具體表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__________。
三、 參與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則
10、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表明公民______________享受權利、____________履行義務、_____________適用法律。
11、在我國,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____________的,二者__ __________。權利與義務在_______上是相對應而存在的。權力的實現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確保權利的實現。根據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原則,一方面,要樹立____________意識,珍惜公民權利。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樹立____________意識,自覺履行公民義務。
12、在我國,國家、集體與公民個人的利益在________________是一致的。運籌帷幄:網絡構建
合作學習:自主探究
觀點一: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觀點二:權利與義務是完全對等的。你認為這兩種觀點是否相同?說說你的理由。
重點難點:誤區分析
如何理解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則?含義:公民平等地享有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平等地適用法律。 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憲法、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法律規定的義務。任何公民的合法權利都受到法律保護。任何公民的違法犯罪行為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國家在依法實施處罰方面對任何公民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注意: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指法律實施上的平等而不是立法上的平等,法律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它是統治階級的平等不能對被統治階級實行平等。②平等不是指平均主義,法律上的平等與現實中的平等是有區別的。鞏固提高:能力訓練1.某商店用高音喇叭從早到晚反復播放剛一句廣告語,噪音嚴重干擾了人們逛街、購物的情緒,引起人們的不滿。這一一事實啟示我們 ( ) a.公民在行使權利的同時,不得損害他人的權利 b.公民應先履行義務.后享受權利 c.權利與義務是根本對立的 d.每個公民在法律上都具有同樣的權利與義務2.以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則的理解,錯誤的是 ( ) a. 一切公民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 b.一切公民都平等地承擔兜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c.一切公民在立法、執法和守法上一律平等 d.任何公民的違法犯罪行為都受到法律制裁 在信訪活動中.相當一部分群眾存在模糊認識,認為只要上訪有道理。我什么也不怕,什么都敢做、都能做,置國家法律于不顧.我行我素。做出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來。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影響了社會大局的穩定。據此回答3~5題。3.依法向國家機關反映情況,提出建議,表達訴求,是每個公民的民主權利,但信訪活動的前提是必須依法有序地進行,這表明 ( ) ①公民的政冶自由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②政治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礎 ③公民必須存法律范圍內行使政治權利 ④自由和法律是完全對立的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 .②④4.每個公民都要社會大局出發.要通過正常的渠道、正常的手段去解決信訪問題,既要維護自已的合法權益,也要做一名遵紀守法的好公民。這要求公民在行使權利時必須( ) ①自覺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原則 ②自覺維護國家利益.犧牲個人利益 ④努力維護國家安定、社會穩定的政治局面 ④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不管是什么人,不管以什么樣的理由,只要違法,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這說明( ) a.國家保護公民的政冶權利和自由 b.國家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c.司法機關嚴格執法、公正司法 d.國家制裁損害公民政治權利和自由的行為
參加政治生活的準則 篇2
《政治權利和義務:參加政治生活的準則》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識記目標:
(1)選舉權與被選舉權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3)權利與義務的對立統一原則
2、理解目標:
(1)選舉權與被選舉權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
(2)理解“法無禁止即自由”,明確法律與自由的關系。初步了解法治與德治的關系
(3)個人利益與集體、國家利益之間的關系
(4)權利與義務的對立統一關系
3、德育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社會主義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知道公民所享有的政治權利和義務,培養學生參加政治生活的意識。提高學生依法履行義務的意識,培養學生的“國家意識”。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選舉權與被選舉權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
2、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3、權利與義務對立統一的關系
三、教學過程 :
(一)導入 課題
同學們,從上節課的學習中,我們已經知道了,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對大多數勞動人民的民主,和對極少數破壞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的專政。我國的人民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廣大的勞動人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老百姓到底能享有什么權利?
(二)講授新課
1、公民的政治權利與自由
(1)選舉權與被選舉權
①通過學生論壇,討論:①享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的資格;②選舉權與選舉班長之間的區別
②通過學生簡單的討論,由教師得出結論,以表格的形式呈現出來。
公民依法享有的選舉國家權力機關代表的權利,就是選舉權;
公民被選舉為國家權力機關代表的權利,就是被選舉權 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條件 ……
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條件 ……
③引導學生討論“假如你由選舉權,你會選舉出什么樣的人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的代表,來代表你行使國家權利?為什么?”(學生討論)
教師總結,由此可見,如果你沒有認真行使選舉權,就意味著你的權利和利益得不到保障,國家的利益也會受到損害;如果你認真行使了選舉權,就意味著你的權利和國家的利益都得到了保證!
所以,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是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基礎和標志!
(2)政治自由
①觀看幻燈片“廣州大學生游行示威”、“網絡灌水”,通過圖片向學生展示公民所享有的政治自由。
教師總結: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這是社會主義民主的具體體現。
②公民享有政治自由,并不意味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比如網絡灌水,如果你在網上發表一些反政府反人類的言論,就會受到法律的自裁。引導學生得出自由與法律的關系。
“自由的法律的體現,法律是自由的保障。”
換句話說,只要法律沒有禁止的事情,我們都可以去做!引導學生討論:“法無禁止即自由”
教師總結:這句話從法律的角度來看是正確的,但是如果從道德的角度,就不一定正確。如花錢買選票,我國的法律并沒有明確規定這樣做是非法的。
(3)監督權
①通過教師簡單的敘述,使學生清楚:①誰監督,②監督誰,③怎樣監督。
②通過辨析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任何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由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的權利。”
教師總結:公民行使監督權,能約束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這是一件好事。但不能因為個人的好惡,誣告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這樣是違法的!
2、公民的政治性義務
(1)教師簡單描述,公民除了享有一定的政治權利和自由之外,還 必須履行相應的義務。
①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②遵守憲法和法律
③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
④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3、參加政治生活的準則
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錢的與沒錢的,有權的與沒權的,地位低卑的與地位崇高的是否都遵循著這樣游戲規則?
觀看幻燈片“貪官的記錄”、“人皮碗”。
這些有錢的、有權的為什么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從中你能得到什么啟發?
教師總結:從這些人的下場我們知道,不管你是有錢還是沒錢,不管你有權還是沒權,在政治生活中你都必須堅持這樣的原則:①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②堅持權利和義務統一原則,③堅持公民個人利益與集體、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1)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辨析題: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是指我國公民具有立法、司法和守法的平等。
通過這道辨析題,教師要講明: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公民平等的享有權利,平等的履行義務,平等的適用法律。該題表述不全面。②平等的適用法律是指公民平等的司法和守法,而在立法上是不平等的。③法律代表的是統治階級的利益,法律只能由統治階級來制定。在我國,享有立法權的只能是廣大的來動人民。
(2)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
辨析:
觀點一: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
觀點二:公民所享有的權利和義務都是相等的。
觀點三:權利與義務是完全對等的。
學生簡單討論。
教師總結:
①公民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
②履行義務是享有權利的基礎,享有權利是為了更好的履行義務。
③權利與義務的統一,并不意味著所有人的權利和義務是相等的。你享有多少權利,就得履行多少義務。
④享有權利是公民個人的權利,你可以享有,也可以放棄;但履行義務是公民的什么職責,不能不履行。
(3)堅持公民個人利益和集體、國家利益的相結合。
辨析題:
在我國公民的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實現了個人利益,國家利益也就得到了實現。
學生思考。
教師總結:
①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②在我國,公民的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是一致的,但在一些具體的情況下,個人利益也會與國家利益產生矛盾。
③當公民的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產生矛盾時,個人利益應服從集體和國家的利益。
④所以,公民的個人利益實現了,并不意味著國家利益就得到了實現。
四、課堂練習
辨析題:
正確對待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就必須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