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素質勇擔使命
夸美紐斯說:“凡是在知識上有進展而在道德上沒有進展的人,那便不是進步而是退步。
± p47,操作平臺:學生閱讀材料并用哲學原理分析說明如何處理德與才的關系:
分析說明:事物是相互聯系的,德和才作為事物矛盾的兩個方面,是既對立而又統一的。
中國古代哲學家早就提出了關于知識與道德的關系問題,叫做“才性論”。“才”,是指一個人的知識和才能;“性”,是指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古人對才性關系的看法不盡一致。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專門討論過“才性”問題,認為:最理想的情況應該是德才兼優,如果達不到德才兼備,寧愿要有德無才者也不要有才無德者,因為前者只是沒有能力,但不會做壞事;后者能力雖強,卻會以其才能做平常人做不出的壞事。司馬光的這番話是影射王安石“有才無德”,攻擊王安石的變法,這當然不足取,他的結論也帶有一定片面性。但是,卻不能說他的話就毫無道理。培根的格言“知識就是力量”,本身也有片面性。我們還是應該再補充一句話:“德性就是力量。”一個人首先應該講道理,同時也應該重知識。沒有知識固然十分可怕,但如果沒有德性就更加可怕了。這是因為,一個人的道德面貌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他才智的發揮和事業的成功。知識只有在德性的規范下,才能真正成為人類的有益的力量;知識只有服務于善良的目標,才能真正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
(3)、身體心理素質——— 身體健康、體魄強健、意志堅強、充滿活力,是一個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方面。
身體心理素質也是成長、成才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包括人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方面。健康是事業之母,健康的體魄在青年學生的成長和成才過程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健康的心理品質,如自尊自愛、自立自強、開拓進取、堅毅勇敢、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控制個人情緒的意志力、良好的適應能力等等是適應環境、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
我們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質,既要堅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又要促進個性的健康發展;既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學素養,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
要求: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熱愛體育、崇尚運動、健康向上的良好風氣。培養健康的心理品質,也是綜合素質重要內容和青年成長成才的重要條件。
3、全面提高素質,既要堅持德智體全面發展,又要促進個性的健康發展
哲學依據:矛盾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個性健康發展是個人成才的必要條件。
二、提高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 傳承先進文化
±閱讀與思考:錢學森的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給我們的啟示
1、科學素養----加強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結合已學知識:把握科學思維方法,樹立創新意識。尊重科學,堅持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想問題、辦事情。形成一種科學、文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要自覺與封建迷信活動作斗爭,抵制腐朽、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2、人文素養----追求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精神狀態。
(1)、核心----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傳承先進文化----反映時代精神,代表未來方向,體現人民意志,推動社會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