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三政治第一輪復習教案
(1)你從材料一發現了什么問題?聯系材料一,產生材料二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2)以上材料給我們什么啟示?
【解題指導】
1.讀:(1)注意材料中的有提示性的關鍵詞及提供的數據,特別是具有對比性的。材料一中的“技術工人”這給我們提示了了問題的主體,而數據的對比說明技術工人的短缺。
(2)關注設問的要求。第(1)問中,“聯系材料一,產生材料二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① 明確材料二呈現的是什么現象;
② 要求聯系材料一,那么在材料一中就會包含一定的原因。“因為宣傳和社會的誤讀而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是值得關注的信息。
第(2)問“以上材料”沒有明確哪一段,就需要我們將三段材料在一起歸納整合得出結論。
2.找:第(1)問中通過數據對比不難得出結論,和材料二中勞動者“就業難”的現象有關聯的知識勞動者就業的條件;第(2)問中聯系材料解決就業問題需要政府、勞動者自身多方面的努力。
3.定:(1)材料一中的供需矛盾及就業觀念說明我國技術工人整體素質有待提高。材料二就業難的現象在材料一中提示了觀念上的原因,其次還有技能的因素。
(2)材料三是一個示范,從南京市政府的做法中啟示我們政府在擴大就業,提高勞動者素質的問題上可采取的舉措,而三段材料都是圍繞“勞動和就業”這個中心,而解決這一問題,從勞動者的角度來說應在觀念和技能上下功夫。
4.現:(1)材料一說明了我國技術工人整體素質不高,特別是高級技工緊缺。
材料二反映的現象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就業觀念上的障礙;二是職業技能上的障礙。
(2)要解決我國的就業問題,政府要加強引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構建有利于勞動者成才的環境,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勞動者要轉變就業觀念,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即樹立自主擇業觀、樹立競爭就業觀、樹立職業平等觀、樹立多種方式就業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與素質,增強再就業的競爭力,多渠道就業。
XX年高考政治第一輪復習教學案三
班級 姓名
第三單元 第七課 個人收入的分配
一、考點分析:
1.理解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觀必然性
生產決定分配,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分配方式。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相應地就必然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了解按勞分配的基本內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經濟中,在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扣除之后,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3.了解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
個體勞動者個人占有生產資料,獨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其勞動成果扣除成本和稅收后直接歸勞動者所有,從而構成他們的個人收入。個體勞動者的合法收入受國家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