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三政治第一輪復習教案
4.了解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
(1)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有從眾心理的人,看到許多人在做同一件事,便不由自主地加入。消費是否應該從眾,要做具體分析。盲目從眾是不可取的。如商家利用消費者追隨偶像推銷商品屬于從眾心理。
(2)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人們的個性展示,有時是借助消費活動體現的。與眾不同、展示個性,成為一些人的消費行為。為顯示與眾不同而過分標新立異,是不值得提倡的。
(3)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有些商品,人們擁有它的目的不在于它本身的實用價值和它所帶來的樂趣,而在于“向上看齊”“人無我有”的夸耀性心理。這種消費心理是不健康的。
(4)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消費者在選擇商品的時候,往往要考慮很多因素:價格是否便宜,質量好不好,服務是否到位,功能是否齊全,操作是否簡單,等等。講究實惠,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商品,是一種理智的消費。
消費心理指導消費行為。
5.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我們做理性的消費者,就要踐行正確的原則。
(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這種原則要求在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之內進行消費。
(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要盡量避免跟風隨大流,避免情緒化消費,避免只重物質消費忽視精神消費的傾向。
(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綠色消費是以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的總稱。核心是持續性消費。
(4)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二、典型例題及解題指導:
【例題1】:外觀基本相同的數字電視一體機與普通平板電視機價格相差幾千乃至上萬元。以東芝為例,同樣是42英寸機型,同樣是XX年暑期銷售檔,如果是全高清液晶電視,價格在8000元左右,而數字電視一體機的價格則在11000多元,兩者相差3000多元。據此,有人說數字電視一體機以其高質的圖像、簡便的操作贏得了市場,其價格將無限制的上漲。你同意這樣的觀點嗎?
【解題指導】注:對于“讀”“找”“定”“現”破折號后面的解釋,后面的每題將略去。
1.讀——閱讀該則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培養閱讀分析能力);
(1)讀設問。設問的要求是表明態度,說明原因。關鍵詞是“價格上漲”“無限制”。
(2)讀材料。可得的有效信息是:外觀同、品牌同、尺寸同、銷售時間同的兩種電視在比較中數字電視一體機勝出,其價格將漲。
2.找——指出與該則材料相關聯的基本觀點及內容(培養整合知識能力);
與此相關的基本觀點應是價格與價值的關系和供求關系對價格的影響。。
3.定——有層次、有邏輯地進行分析,明確答題方向(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緊扣“價格將無限制的上漲”這個錯誤觀點談價值對價格的決定性。
4.現——運用專業術語,要點式呈現答案(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1)不同意。(2)供求影響價格。供不應求價格上漲。“贏得了市場”說明該數字電視一體機得到認可需求量較大,在供給量不變的情況下,價格會上升。
(3)但價格也不會無限制的上漲,因為價格的變動雖受供求關系的影響,但最終由價值決定。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例題2】:材料一:自XX年以來,我國各地房地產價格持續上揚,許多地方的住房價格遠遠超過了普通百姓的購買力。為了抑制房價,XX年起央行不斷上調房貸利率,5年期以上利率提高到6.39%;XX年5月17日國務院出臺六項措施調控房地產。XX年9月,央行、銀監會發布第359號文,要求提高第二套房首付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