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政治考點解讀復習
五、辯證的否定觀
1、 辯證否定的實質
辯證的否定的實質是“揚棄”,既不是簡單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簡單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舊事物中過時的消極的內容,保留的是舊事物中積極合理的因素。
2、辯證否定的要求
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創新意識,做到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我們不僅要尊重書本,尊重權威,還要立足實踐,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創新與發展。
3、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1)辯證法從本質上來說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創新的。表現為:對現存事物既肯定有否定;從暫時性方面去理解既成的形式;不崇拜任何東西。
(2)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緊密聯系,創新是對既有理論、實踐的突破,要創新就要有批判和發展。
(3)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維的要求:密切關注變化發展的實際,敢于突破與實際不相符合的成規陳說和落后的思想觀念;注重研究新情況,善于提出新問題,敢于尋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
4、創新的社會作用
創新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創新推動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的變革。創新推動著人類思維方式的變革。創新推動了人類文化的發展。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
考點四、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
一、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社會存在是指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內容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
社會意識是指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類社會中各種精神生活現象的總稱,它既包括各種不同的風俗習慣和社會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學、藝術、宗教、哲學等各種不同的社會意識形式。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樣的社會存在,就有什么樣的社會意識,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
2、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從根本上說,社會意識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而變化發展,但它有時會落后于社會存在,有時又會先于社會存在而變化發展。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展起阻礙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預見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對社會的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社會基本矛盾運動
1、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從一定意義上說,人類的歷史就是生產發展的歷史。人們所需要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都離不開生產,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這一活動一旦停止,人類就無法繼續生存和發展,更無法進行其他社會關系和其他社會活動,它決定著社會的性質和面貌,決定著社會形態的變革和更替。
2、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
(1)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統一于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
(2)在生產方式中,生產力是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生產力的狀況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生產力的變化發展,遲早會引起生產關系的變革。
(3)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當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它對生產力的發展起推動作用;當生產關系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它對生產力的發展起阻礙作用。
(4)結論: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運動,表明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這就是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