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把精神文明建設提到重要位置
3. 如何整治低俗文化?
思考角度:(1)政府:①經濟生活:健全文化市場體系,規范文化市場秩序;引導科學合理的文化消費。 ②政治生活:行使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職能;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工作原則;堅持依法治國,加強法制建設,依法管理。 ③文化生活:加強管理,正確引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努力發展大眾文化,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2)公民: ①經濟生活:樹立正確的文化消費觀念 ②政治生活:正確行使政治自由;公民有遵守憲法和法律的義務;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③文化生活:要正確認識文化對人和社會的影響,用優秀文化塑造人生;在文化生活中學會選擇,提高辨識能力,選擇健康有益的文化,抵制落后和腐朽文化;做“四有”公民,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3)企業:自覺遵守憲法和法律,注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發展大眾文化,提供多種類型、多樣風格的文化產品。
【應用提升】
為推動群眾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深入開展,迎接新中國成立60周年,經中央批準,中央宣傳部、組織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開展評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活動。回答1—2題:
1.在建國六十周年之際,組織開展 “雙百”人物評選活動,有利于( )
①發揮英雄模范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示范引領作用 ②在全社會營造知榮辱、樹正氣、促和諧的良好風尚 ③激發廣大人民群眾自覺參與和諧社會建設的積極性 ④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 這次評選出的“雙百”人物雖然身處不同年代、不同環境、不同崗位,但他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崇高精神,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忠于祖國、熱愛人民、追求真理、堅持理想、艱苦奮斗、敢于勝利、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淡泊名利、無私奉獻。這體現的哲理是( )
a.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 b.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
c.主次矛盾的辯證關系 d.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
3.(鹽城市二摸)在過去七年中,中央電視臺在《感動中國》欄目中向全國觀眾推出了五十多位人物,在全國引起強烈反映。 在感動中國人物的身上,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又閃爍著新時代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的光芒。這表明 ( )
①道德總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被賦予新的內涵 ②文化的傳承必須通過道德典范來實現
③不同時期的道德典范總是帶著不同時代的印記 ④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相承接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