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唯物辯證法
3.方法論意義:①要樹立全局觀念,辦事情要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②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
考點4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1.運動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變化和過程。其基本形式有機械運動、物理運動、化學運動、生命運動和社會運動。高考資源網
2.運動和物質的辯證關系:①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根本屬性≠根本特性)和存在方式。②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主體(提醒:社會運動、認識運動的物質主體)。③離開物質談運動,是唯心主義觀點;離開運動談物質,是形而上學觀點。二者都是錯誤的。
3.靜止指的是兩種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間的空間位置保持不變;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質在一定時期內基本不變。高考資源網
4.運動和靜止的關系:高考資源網運動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變化和過程。運動是普遍的、永恒的、無條件的,因而是絕對的;靜止是一種不顯著的運動,是運動的特殊狀態。是有條件的、暫時的,因而是相對的;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考點5事物是變化發展的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處于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之中:①由于事物的普遍聯系和相互作用,才構成了事物的運動,引起事物的變化,推動著事物的發展。②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和人類認識,都是變化發展的,一成不變的事物是沒有的。任何事物都有其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正是無數具體事物的有限的變化和發展,才構成了整個世界的無限發展。
2.發展就是新事物不斷產生,舊事物不斷滅亡,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發展是一種運動變化,但決非任何運動變化都是發展,只有那些上升的、 向前的、進步的運動變化趨向才是發展。發展的實質就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3.區分新舊事物的根本標準:①所謂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前途的東西。②所謂舊事物,是指同客觀規律背道而馳、違背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正在日趨滅亡的東西。③區分的根本標準: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觀規律,有沒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④批判錯誤的區分新舊事物的標準:以事物出現時間的先后來判斷一個事物是舊還是新、以事物一時力量的強弱、發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來判斷新舊事物或僅從事物的名稱旗號等表面形式上判斷新舊事物,而不從本質上、內容上去作深入具體的分析。 這些標準都是不正確的。
4.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1)要把事物如實地看成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2)要明確事物處于怎樣的階段和地位。(3)要堅持與時俱進,培養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一切靜止的觀點,思想僵化、安于現狀的觀念,都是錯誤的。
考點6矛盾就是對立統一
1.矛盾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簡言之,矛盾就是對立統一。
2.矛盾的基本屬性:對立(斗爭性)與統一(同一性)。①“對立”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分離的屬性、趨勢,又叫“斗爭性”。②“統一”是指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趨勢,又叫“同一性”!敖y一”包括以下兩種情形。第一,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第二,矛盾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相互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