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 時事政治4
時事思考015:530名青年國家公務員將赴百余鄉村調研
新華網北京5月4日電 530名中央國家機關青年將在5月分赴中國百余鄉村開展“百村調研”實踐。XX年“百村調研”實踐活動以“根在基層、情系民生”為主題,旨在通過基層一線和艱苦地區的實踐鍛煉,增進青年干部對國情、社情、民情的了解和對基層干部群眾的感情,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一、政治生活角度
1、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決定了我國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我國的行政機關,是人民意旨的執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衛者。它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對人民負責的工作原則。中央國家機關青年深入基層一線和艱苦地區進行實踐鍛煉,有利于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是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的集中體現。同時,力所能及地幫助解決農戶的生產、生活中的緊要問題,也體現了他們堅持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體現對人民負責原則。
2、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它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它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百村調研”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對于引導青年干部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促進青年干部以實際行動創先爭優,進一步探索加強新時期青年群眾干部工作有重要意義,能夠錘煉作風、增長才干,努力成長為自覺執政為民的好干部
二、生活與哲學角度
1、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近兩年,中央國家機關團工委開展了青年公務員價值觀調研。調研顯示,中央國家機關青年大多數缺乏基層實踐鍛煉,缺乏對國情、社情、民情的了解,部分青年缺乏工作向前的動力。青年干部對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有迫切需求,為XX年“百村調研”實踐奠定良好基礎。
2、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社會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和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要求我們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民主革命勝利的重要保證,也是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并成功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證。
3、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導向作用,對人生道路的選擇也有導向作用。中央國家機關青年深入了解農村基層情況、探討基層工作狀況、與農戶談“幸福”話題,與農村孩子對話“成長”,力所能及地為群眾做實事,與基層建立長期聯系,有利于他們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有利于他們堅定信念、錘煉作風、增長才干,努力成長為自覺執政為民的好干部。
時事思考016:重慶南岸區組織萬名干部下鄉種地 納入年終考核
重慶晨報報道:干部下基層,除了“三進三同”結窮親之外,南岸區又有了新做法:從今年開始,該區所有機關干部,每人每年都要下鄉種地,每年下鄉種地的時間,累計起來大概在1個月左右。并且干部下鄉種地的情況,是會納入干部年終考核的
一、政治生活角度
1、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決定了我國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我國的行政機關,是人民意旨的執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衛者。它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對人民負責的工作原則。重慶南岸區組織萬名干部深入基層一線和艱苦地區進行實踐鍛煉,有利于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是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的集中體現。讓干部多下基層,多和群眾接觸,和群眾建立感情;干部親自下地勞作,可以體驗生活、磨練意志,也體現了他們堅持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體現對人民負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