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考點專項:哲學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復習教案
另一方面,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
第一,因為,世界上的事物無論怎樣特殊,它總是和同類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處,總要服從這類事物的一般規律,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沒有的。
第二,不能說“普遍性包含特殊性”。因為各種特殊性、個性是千差萬別、豐富多彩、具體生動的,而普遍性、共性則是拋開了事物各自特殊的東西,拋開了許多豐富多彩、具體生動的個性、特殊性,只是概括了、抽象出它們的共同的本質。因此,不能說“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2)掌握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的方法論意義:
①有助于我們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認識秩序。人們總是在由特殊到普遍、由普遍到特殊的循環往復中,使認識一次比一次更提高,一步比一步更深入。
②有助于我們掌握一般號召和個別指導相結合,“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科學的工作方法。
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的原理,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各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原則的哲學基礎,也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哲學依據。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著重表明了共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著重表明了個性。所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樣體現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統一。
●誤區警示
不能把“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理解為“多數與少數、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解析: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可以理解為一般與個別、共性與個性的關系。但不能將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理解為“多數”與“少數”的關系,也不能將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理解為“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否則就會得出“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的錯誤結論。
正確觀點應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因為各種特殊性、個性是千差萬別、豐富多彩、具體生動的,而普遍性、共性則是拋開了事物各自特殊的東西,拋開了許多豐富多彩、具體生動的個性、特殊性,只是概括、抽象出他們的共同的本質。因此,不能說“普遍性包含特殊性”或“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真題再現
例題1 (•上海單科,23,不定項,2分)社會學家費孝通對處理好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間的關系有這樣的設想與心愿:“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其中蘊含的哲學道理有 ( )
a.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b.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
c.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的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
點評:題干強調的是不同文明之間應相互尊重,不僅要發展自己的文明,還要尊重其他的文明,從而實現天下大同,蘊含著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原理,a、b、c、d入選。
例題2 (•四川)經驗告訴我們,手接觸到火會感覺到燙,甚至被灼傷。《莊子•天下》中辯者卻提出了“火不熱”的命題。分析這一看上去荒謬的命題,可以使我們在一般與個別、主觀與客觀關系等問題上得到一些有益啟示。下列說法中合理的是 ( )
①“一般的火”獨立于“個別的火”,前者不熱,后者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