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復習教案15
第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互為前提、互相促進。集體利益的發展鞏固,為個人的正常發展、個人的正當利益的實現提供前提和基礎。我們強調允許在不違反集體主義原則的前提下,作出不同的具體的價值選擇;同時我們在強調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的前提下,也強調個人的正當利益必須得到維護。
第三,在某些情況下,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按照集體主義原則,必須把集體利益放在首位,必要時犧牲個人利益來捍衛集體利益。這樣作,表面看來確實損害了個人利益,但個人的高尚恰恰在其中實現了,這也是個人的一種光榮。集體主義原則不是隨意要求放棄個人利益,只是在十分必要時才這樣做。通常情況下,集體總是更好地完善自己,以便更好地滿足個人利益。
【特別提醒】注意區分幾種說法: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和發展中國先進文化的根本目標是培育“四有”新人;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中心環節是思想道德建設;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根本目標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沒的基礎性工程是建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建設。
【知識點撥】建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的三原則
①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應該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其中,特別要強調以誠實守信為重點。②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應該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法治和德治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③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應該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
【特別提醒】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思想道德建設的影響具有兩面性,市場經濟自身的弱點和弊端反映在文化領域中就是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對人們思想的侵蝕和道德的淪喪;反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加強以誠實守信為重點的思想道德體系建設。
2.法治和德治,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法治以法律的權威性和強制性規范社會成員的行為;德治以道德的說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會成員的思想認識和道德覺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要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依法治國;也要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以德治國。
3. “傳統美德”與“傳統道德”不是一個概念。
【知識點撥】我國公民道德的基本規范
今天我們大力倡導的“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充分體現了中華傳統美德的精華,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繼承、發展和創新,是人人應該遵循的基本行為準則。
【思維拓展】 怎樣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建設
(1)從國家和社會的角度看:
①要繼承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使它們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發揚光大
②要抓住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105頁第4段 略
③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
(2)從公民個人角度看:
①要不斷加強自身的知識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使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境界不斷升華,為人民服務的本領不斷提高,成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②每個人都要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
【思維拓展】如何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