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第二輪總復習當代國際社會教案
第8課時 當代國際社會堅持和平發展,開展多邊外交
1.總理在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我國保持與主要大國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積極推進對話合作,擴大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礎。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深化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合作關系,推進區域次區域合作進程。增進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傳統友好合作關系,進一步落實和擴大合作成果,推進合作方式創新和機制建設。
第三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于XX年5月9日~10日在華盛頓舉行。兩國如何調控矛盾、保持勢頭、拓寬合作、增進互信,推動長期可持續的“合作伙伴關系”,是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核心目標。
XX年4月30日,成功訪問馬來西亞和印尼。這是一次友誼與合作之旅,訪問進一步深化了中馬、中印關系,推進了地區合作,對維護本地區和平穩定與和諧發展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2.XX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我們將繼續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維護發展中國家正當要求和共同利益,積極參與多邊事務,推動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我們將堅定不移實行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完善開放型經濟體系,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互利合作,繼續以自己的和平發展促進各國共同發展。
知識鏈接
1.用國際社會的相關知識,分析我國積極推動與主要大國、周邊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關系健康發展的原因。
(1)國家利益決定國際關系。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間合作的基礎,而利益相悖是引起國家間摩擦的根源。我國與主要大國、周邊國家、廣大發展中國家之間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加強彼此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符合各自的國家利益。 [
(2)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主題。我國積極推動與主要大國、周邊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關系的健康發展,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穩定,有利于世界的繁榮與發展,有利于推進世界多極化進程,建立國際新秩序。
(3)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我國積極推動與主要大國、周邊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關系健康發展,體現了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準則,是我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2.我國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政治意義。
(1)有利于維護我國國家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
(2)有利于為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營造良好國際環境。
(3)有利于促進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4)有利于不斷提高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
針對訓練
1.下列能同時體現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和主權國家的權利的選項是( )
①海地發生強烈地震后,包括中國在內的40多個國際醫療隊投入救援行動
②中國呼吁朝韓雙方冷靜對待沖突,重啟六方會談,恢復東亞地區的和平
③針對釣魚島沖突,我國政府向日方表明:原則不可退讓,神圣領土決不放棄
④坎昆氣候峰會,中國堅持自主自愿減排“不動搖”,并團結發展中國家開展維權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