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第二輪總復習當代國際社會教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選d。①②體現的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即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沒體現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即獨立自主,故排除①②。③④符合題意,應選d。
2.19億人口,6億美元經濟規模,7000多個產品零關稅……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于XX年1月正式建成。在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今天,中國與東盟的合作對雙方都具有戰略意義,中國和東盟在資源稟賦和產業結構上有很強的互補性,自由貿易區的建立不僅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實現雙贏;而且對推動整個東亞區域合作,乃至對世界經濟的發展都將產生重要影響。
試從國家利益的角度,闡述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原因。
【答案】
(1)國家利益是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是相關各國從維護本國國家利益出發作出的決定。
(2)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符合雙方共同利益,對雙方都具有戰略性意義。
高考展示
例1:(•安徽•5)XX年12月,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一致商定,吸收南非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目前,“金磚國家”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42%,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這表明
a.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形成了新格局
b.合作代替競爭成為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
c.“金磚國家”對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d.“金磚國家”已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中堅力量
【解析】本題考查經濟全球化的知識,考查學生對試題信息的分析解讀能力。“金磚國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說明“金磚國家”對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c符合題意,故選c。
例2:(•浙江•32)在中國和挪威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接近尾聲時,挪威政府默許諾貝爾委員會把“和平獎”給了中國一個犯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的服刑人員,兩國貿易談判很快中斷,中挪關系陷入低谷,這表明
①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
②競爭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兩種基本形式
③尊重其他國家的正當國家利益十分重要
④中國對外政策的基本立場發生了變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國際社會的相關知識分析和解讀中挪關系問題的能力。中挪兩國貿易談判中斷,關系陷入低谷,是由于挪威政府默許諾貝爾委員會把“和平獎”給了中國一個犯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的服刑人員所致,體現了尊重其他國家的正當利益十分重要、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我國勇于維護自身的正當利益。競爭、合作和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獨立自主作為我國對外政策的基本立場并未發生變化。故選c。
例3:(•廣東•36)時期是我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綜合判斷國際國內形勢,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臨諸多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