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時政熱點歷史學科解讀:我國新增“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等罪名
【背景材料】
從10月16日開始,國家工作人員或者其近親屬以及其他與其關系密切的人,利用國家工作人員職權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受賄的,司法機關將使用“利用影響力受賄罪”定罪處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日前公布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的規定,確定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等新罪名。
據了解,我國已經加入的《聯合國反腐敗公約》中規定了“影響力交易”犯罪,即對非國家工作人員利用國家工作人員的職權、地位或者其他影響,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之職權行為,收取或者索取財物,為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
【課標鏈接】
1.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1)概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史實,闡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認識我國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文化大革命”對民主法制的踐踏,說明民主法制建設的必要性和艱巨性。
(3)列舉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民主與法制建設的主要成就,認識實行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意義。
2.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1)了解希臘自然地理環境和希臘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認識西方民主政治產生的歷史條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認識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意義。
(3)了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及其在維系羅馬帝國統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
3.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與發展
(1)了解《權利法案》制定和責任制內閣形成的史實,理解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2)說出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和聯邦制的權力結構,比較美國總統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
(3)知道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和《德意志帝國憲法》的主要內容,比較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與法國共和制的異同。
(4)分析資產階級代議制在西方政治發展中的作用。
【考點梳理]】
一.古代的監察制度
1.秦朝:秦朝設立御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
2.漢朝:漢武帝建立刺史制度,監察諸侯和地方高官。東漢時期,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權和軍權,東漢末年,刺史成為州的最高長官。刺史制度加強了對地方的監督控制,但后來剌史權力膨脹,形成地方割據勢力。
3.宋朝:在地方上設立通判,和知州相互牽制。
4.明朝:設立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監察、司法;設立廠衛特務機構,監視、偵查官民的不法行為。
二.關于黨風建設
1.1942年開展整風運動。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反對宗派主義,反對黨八股。通過整風,全黨從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錯誤,達到空前的團結和統一,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2.1949年春,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了“兩外務必”,“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告誡共產黨人,要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襲擊。
3.1951年在國家機關和企業中開展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數,純結了干部隊伍,對加強黨的執政能力,鞏固新政權起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