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專題復習專題三、財政和稅收
(2)表1和注中的中央財政增加的社會保障支出是屬于國民收入分配的哪個部分?這表明財政的何種作用?(4分)
(3)用有關知識結合表2,說明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性。(8分)
八、強化提升訓練答案
1—5 dcbcb 6—10 adcda 11—15 dcbcc 16—18 bdb
19、(30分)(1)反映的現象:我國的投資率遠遠高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水平,國民儲蓄率較高,投資增長過快、消費相對不足的結構性矛盾非常突出。(4分)
不利影響:①消費是生產過程的最終環節。消費不足,投資率過高,不利于短期宏觀經濟均衡和長期經濟的穩定增長(3分)。②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消費率低不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利于發揮消費對生產的調節作用,不利于實現國民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3分)
(2)聯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投資和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兩架馬車,必須處理好二者的關系。(3分)事物之間和事物要素之間是相互影響的,相互制約的,正確處理投資和消費之間的關系,一方面,在投資合理增長的同時,保持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另一方面,必須優化投資結構,合理調節消費結構。(4分)聯系具有條件性,怎樣保持二者的比例關系,要隨著經濟的發展而變化(3分)。
(其他角度言之有理 酌情給分)
(3)有利于黨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鞏固黨的執政地位。(4分)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激發社會各階層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正確處理社會矛盾,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3分)有利于刺激消費,擴大內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現和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3分)
20、16分(1)表1和注反映全國財政和中央財政增加了對社會保障支出,財政對社會保障投入持續增加,占財政支出比重不斷上升。 表2反映我國建立了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 表1中全國財政、中央財政增加對社會保障支出,促進了表2中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4分)
(2)中央財政增加的社會保障支出,屬于國民收入中用于消費的部分,用于公共消費的部分。 這表明國家可以用財政手段對經濟社會發展進行宏觀調控,對社會分配進行廣泛調節,注重社會公平,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分)
(3)① 是深化國企改革的必要條件,對國企改革深入發展起促進和保證作用。②是增強企業活力的客觀要求,是企業平等參與市場競爭的支撐。③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支柱。④是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實現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和根本性措施。⑤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 社會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目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