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專題復習精品教案(十)
8、“一國兩制”與中國臺灣問題:
(一)實行“一國兩制”的原因、內容、意義
(1)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民族尊嚴的重大原則問題。
(2)“一國兩制”是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基本方針。
(3)含義和主要內容:①“一國兩制”的前提和基礎是“一國”,即一個中國,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的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中央人民政府。②兩制并存,國家的主體是社會主義制度。③“一國兩制”下設立的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特別行政區是中央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的地方行政區域。但享有高度的自治(非“完全自治”)——行政管理權、立法權(地方性的)、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一定的外事權,中央依法授予的其他自治權力。(注意沒有外交權和國防權)
(4)意義:有力于實現祖國的統一,有利于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利于港澳臺的穩定和繁榮。
(二)中國臺灣問題
(1)性質----是國家實現統一的內政,不是恢復主權問題,不是國家與國家的關系問題。
(2)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發展兩岸關系和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其核心是大陸和中國臺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
(3)“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
9、國家機構與國家職能的關系。國家職能決定國家機構的設置。
10、我國的國家機構:①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不單獨決定國家重大事務。對外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②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③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國家審判機關。人民法院是國家審判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④最高人民檢察院是最高國家檢察機關。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
11.我國國家機構的組織和活動原則
(1)民主集中制原則:①含義: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②主要體現在:在國家權力機關和人民群眾的關系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的代表組成;在國家權力機關和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上,其他國家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在中央和地方關系上,遵循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
(2)對人民負責原則:①是由我國國家性質決定的,是我國一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為準則和工作宗旨。②這一原則要求:密切聯系群眾;克己奉公,廉潔自律,接受人民監督;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3)依法治國原則:①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只有走依法治國的道路,才能保障社會穩定、經濟繁榮和國家的長治久安。②含義:依法治國的主體是廣大人民群眾;其本質是崇尚憲法和法律的權威;其根本目的在于保證人民當家作主。③實行依法治國的要求:立法機關要嚴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保證有法可依;行政機關要嚴格依法行政;司法機關要公正司法,嚴格執法;進一步完善法律監督體系,加強執法監督和普法教育工作,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
12.我國公民與國家的關系:從法律關系上講,表現為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它是一種和諧統一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