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專題復習精品教案(十)
4、關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注意以下錯誤觀點:
①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法律監督機關(人大具有法律監督職能,但不是法律監督機關,法律監督機關是檢察院);②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都是是由選民選舉產生的(縣、鄉人大代表是由選民選舉產生);
③人民代表大會行使質詢權(監督權。質詢權是專屬于人大代表的監督權);
④在我國的國家機關體系中,人大和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是互相監督的關系(監督與被監督);
⑤我國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都是由選舉產生的(政協委員不是由選舉產生的);
⑥國家性質(國家職能)決定國家機構的設置;
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議會制(民主共和制)的一種形式;
⑧人民(人民代表)直接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其職權是:擁有四個最高權:立法、決定、任免和監督權。地方各級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其職權是:擁有四個最高權:立法、決定、任免和監督權。
①人大作為我國的權力機關其權力不僅僅是立法,所以不能片面地說人大是我國的立法機關。同時,我國只有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是我國的立法機關,其它擁有立法權的機關屬于授權立法,不屬于立法機關。
②只有全國人大才擁有最高權力,地方人大包括全國人大常委會都不能用最高。全國人大擁有修改(不是制定)憲法的權力;常委會沒有修改憲法的權力。
③四個權力的區分關鍵是看內容,而不能看文字中有沒有“決定”二字:a如果是關系法律的立、改、廢的決定則是立法權;b如果是對國家機關干部進行任免的決定則是任免權;c關于其他或工作人員的年度報告或審查則是監督權;d關于國家大政方針、規劃的通過則是決定權;e審議通過上年度的工作報告是監督權,下年度計劃是否批準屬決定權。由此可知,在每年的兩會中,人大聽取審議“一府兩院”的工作報告,總的說是屬于行使監督權,但對報告中的經濟社會發展計劃部分的批準則是屬于行使決定權;人大審議財政預算的執行情況屬于監督權,審議預算屬于決定權。
④注意分清人大、全國人大、人大制度的區別。如:人大是最高權力機關(×),人大是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制度是國家權力機關(×)。等等。
6、關于人大的立法權
① 全國人大:最高立法權;
②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家立法權;
③ 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的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權力;
④ 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的職權;
⑤ 國務院的部委:制定行業法規的職權。
⑥ 民族自治地方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職權。
7、中國共產黨與全國人大的關系:
中國共產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全國人大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黨對人大實行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黨對國家的領導主要靠依法執政實現,所以,人大監督權中的監督憲法和法律的實施包括監督執政黨是否依法執政。
8、注意下列正確說法:①人民法院通過行使審判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維護國家和公民的合法權益;②人大與其他國家機關是領導和被領導,監督和被監督的關系。
9、下列說法錯誤:①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包括立法權、行政管理權、司法權和獨立的終審權、外事權和國防權(沒有外交和國防權)。②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是全體中國人(人民)的共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