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經濟生活第一輪復習教案15
e. 屬于流轉稅。 增值稅:最終消費者是全部稅收的承擔者;實行憑發票抵扣稅款的計稅方法。
②個人所得稅
a.含義:是國家對個人所得征收的一種稅。
b. 納稅人:是在我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從我國境內外取得所得的個人,以及在我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滿一年而從我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
c.稅率:我國個人所得稅,按應稅項目不同,實行超額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實行超額累進稅率,納稅人所得越高,稅率越高;所得越低,稅率越低(高收入者多納稅,少收入者少納稅)。
d.作用:個人所得稅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是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
注意:納稅人:對什么人、單位征稅;征稅對象:對什么東西征稅;稅收的內容:征收的貨幣和實物。稅收的主體(征稅的主體):國家;繳稅的主體:納稅人。稅收的兩個方面:①國家機關的征收;②納稅人的繳納。
4、稅收的作用
①從稅收與財政的關系看:稅收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基本形式),是財政收入最主要的來源。稅收在財政收入中占主導地位,它是征收面最廣、最穩定可靠的財政收入形式。在我國現階段,稅收收入占國家財政收入的90%以上。
②不同的稅收種類,其作用是不一樣的。如,增值稅可以避免對一個經營額重復征稅,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產經營環節企業的偷漏稅行為。有利于促進生產的專業化和體現公平競爭,也有利于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個人所得稅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
③國家通過稅收組織財政收入,為自身的存在和發展以及實現各種國家職能提供物質保障。我國的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國家的興旺發達、繁榮富強,國家各項職能的實現,必須以各種稅收作為物質基礎。
④稅收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杠桿之一。國家通過對稅收的調節促進經濟結構的合理與優化,實現資源合理配置,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四)依法納稅
1、納稅人和負稅人(新版教材已刪除)
⑴含義:是指稅法規定的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負稅人是最終承擔稅款的單位和個人。
⑵納稅人和負稅人之間的關系:納稅人不一定是稅款的實際承擔者,即納稅人不一定就是負稅人。①當納稅人所繳的稅款是由自己負擔時,納稅人與負稅人是一致的。②當納稅人通過一定的途徑將稅款轉嫁給他人負擔時,納稅人就不是負稅人。③在我國現有稅法規定的范圍內,不一定每個公民都是直接的納稅人,但人人都是商品和勞務的消費者,因而都是實際的負稅人,都為增加國家財政收入作出了貢獻。
注意:不一定人人都是納稅人,但人人都是負稅人;但人人都應該具有納稅人意識。
2、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
⑴公民自覺納稅的必要性(為什么要依法納稅?)
①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國家通過稅收實現全體人民根本利益;
②稅收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為實現國家職能提供了財力上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