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基礎知識回顧1
XX年文化生活高考復習基礎知識和典型題第七課 我們的民族精神
1、什么的中華民族精神?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2、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1).團結統一
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精神在祖國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都進發出強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華民族的企圖都不能得逞。
(2).愛好和平
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3).勤勞勇敢
勤勞勇敢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品格,正是這種勤勞勇敢精神,奠定了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立業根基;中國共產黨人在自己長期的奮斗歷程中,將勤勞勇敢精神發揚光大,使艱苦奮斗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4).自強不息
自強不息精神逐漸積淀為中華民族的內在氣質,成為鞭策中華兒女不斷開拓進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3、愛國主義
(1)、地位: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作用: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
(2).愛國主義是具體的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體內涵。
在當代中國,建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就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4、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是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靈魂。
5、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1)、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
弘揚民精神可以為經濟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并確保經濟建設的社會主義方向。
(2)、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
民族精神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為表明綜合國力強弱的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
(3)、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
西方敵對勢力不愿意看到社會主義中國發展壯大,加緊以各種手段和方式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戰略。面對這種挑戰,要頂住霸權主義的種種壓力,抵制外來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顯得更為重要和迫切。
(4)、啟示與要求: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義,人人都應該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共同續寫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3)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伴隨著改革開放發展,已經成為億萬百姓過年的精神年夜飯,形成我們民族一種獨特的文化景觀。“難忘今宵”、“我的中國心”、“亞洲雄風”、“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春天的故事”、“相約一九九八”、“奉獻”和“天路”等等經典歌曲,伴隨著一代人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運用所學《文化生活》的知識,談談上述材料對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啟示。
①要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因為它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的精神紐帶,推動著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②要大力發展面向廣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聲,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大眾文化。(每點3分,若從文化對社會的影響、重視民族節日等角度回答,可酌情給分。)
6、綜合探究:如何培育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