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政治選修6 公民道德與倫理常識學案與測評復習
(2)科技成果的運用,不能只顧眼前利益、局部利益。運用科技成果,應當既能帶來眼前利益又能帶來長遠利益,有時為了長遠利益還要犧牲一點兒眼前利益。如果背離了這一倫理原則,就可能導致人類的災難。
(3)任何科技活動都必須遵守無害原則,即無損于自然環境和人類的存在與發展。不能損害人,是科技活動最起碼的道德要求。科學研究和應用的每一環節,都應該慎思慎行,堅持這一原則。
9. 科學精神的具體內容、最基本的要求、弘揚科學精神的主要意義
(1)具體內容:
①在價值觀上,科技工作者的科學精神,體現為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奉獻社會的博大情懷和崇高情操。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科學研究沒有禁區,但科學家有社會責任。
②在思維方式上,科技工作者的科學精神,體現在科技活動中探索、懷疑、實證、理性四個不可分割的方面。具有科學精神的思維方式,決不迷信權威,永遠以事實為依據。
③在行為準則上,科技工作者的科學精神,表現為良好的職業道德。互相尊重、虛心、謙讓、協作等行為準則,成為體現現代科學精神的重要美德。
(2)最基本的要求:
科學精神的內涵很豐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為真理而獻身。
(3)重要意義:
①弘揚科學精神,對全民族、全社會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具有根本性和基礎性的作用。
②弘揚科學精神有利于增強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感,使科技發展和運用始終符合人類福祉。
典例解析
【例】(•山東)自古以來,每一次科學的重大發現和技術的重大發明及其應用,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1)科技進步對道德的發展有哪些積極作用?
(2)有人認為“科學上能做到的,就不應禁止”。請從科技倫理的角度談談你的認識。
解析:第(1)問教材較為明確,熟記即可回答。第(2)問考查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倫理的關系,要求全面地看待兩者的關系。
答案:(1)①科技進步涵養著人們的科學精神,而科學精神本身就是人類崇高的美德。②科技進步涵養著人們的道德情操,促使道德觀念發生積極的變化。③科技進步拓寬了道德調整的領域,創造出新的道德生活內容。
(2)①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運用是一個與價值、倫理密切相關的問題。科技活動必須遵守無害原則并與人類的福祉相結合。②科學上能做到、又符合人類根本利益和科技倫理基本原則的,就不應當禁止;只顧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可能導致人類災難的,即使科學上能做到,也必須禁止。
考點演練
1. 科學遠不是十全十美的獲得知識的工具。科學僅僅是我們所擁有的最好的工具。就此而言,與其他并無差異,比如民主。科學本身不能支持人類行動的途徑,但是,科學卻能夠預測人類選擇行動途徑的可能結果。理解科學可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它可能向眾人認為是正確的觀念進行挑戰。當科學的成果被政客或工業家所控制的時候,它就可能被利用制造大規模的毀滅性武器,并對環境造成威脅。但有一點你必須承認:科學給你帶來了幸福。
——薩根
(1)聯系你在學習、生活中對科學的體味和感悟,結合有關知識,談談你對薩根這段話的理解。
(2)要想讓科學永遠為人類謀福祉,你認為科技工作者應如何去做?
2. 隨著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的發展,計算機網絡作為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顯得越來越重要,它使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發生了重大變革:通過網絡,我們能夠快速地和世界各地的人們進行通信,能夠查看“電子圖書館”里的各種電子書籍、資料,可以看看世界上最新發行的電影,還可以進行電子購物、做網絡廣告等。計算機網絡,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密切相關。在網絡給我們帶來便利的時候,也帶來了不少麻煩。例如,網絡經濟犯罪,非法入侵者,網上傳播色情圖片,以至有一些危害國家安全的舉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