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政治選修6 公民道德與倫理常識學案與測評復習
(1)結合材料說明我們應怎樣正確看待網絡的發展?
(2)我們應堅持怎樣的網絡倫理原則?
3. “起步較晚、治療不規范、發展不平衡、一哄而起。”有專家這樣概括中國器官移植的現狀。供體資源的嚴重缺乏,引發了器官買賣的暗箱操作,有人為高額利潤鋌而走險。
(1)結合材料,說明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性。
(2)現代生命科技飛速發展,提出了許多倫理難題。你認為人們在研究醫學和生命科學的實踐中,應該遵循哪些必要的倫理原則?
4. XX年7月1日以后在我國銷售的所有個人電腦出廠時須預裝“綠壩一花季護航”綠色上網過濾軟件。該軟件可以攔截色情內容和不良網站,控制上網時間、查看上網記錄等,這有助于構建綠色、健康、和諧的網絡環境。
(1)網絡技術的運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
(2)針對互聯網存在的弊端,你認為應該如何處理?
5. 轉基因成果令人嘆為觀止。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全世界包括基因制藥的生物技術藥物的銷售額以平均30%的速度增長。轉基因植物的研究成果,更令人鼓舞,已培育出大批抗蟲、抗病、抗逆等性狀的農作物。由于它們比非轉基因品種增產20%左右,因此轉基因技術已成為人類解決饑餓的不可缺少的技術。但由于科學技術水平等因素的制約,在轉基因生物中,有時會出現一些人們意想不到的后果,例如:轉基因食物的安全性、轉基因生物對生物多樣性的威脅等。針對這些問題,各國都制定了符合本國利益的法律法規,以最大程度地保證轉基因技術和產品的安全性。
結合材料,運用公民道德與倫理常識的知識,談談應如何對待轉基因技術。
專題五 對環境的倫理關懷
考綱聚焦
1. 人與自然關系的倫理要求
2. 可持續發展的倫理要求
3. 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倫理要求
知識網絡
考點激活
考點一 人與自然關系的倫理要求
1. 環境問題及在當代的具體表現
(1)環境污染與生態危機,統稱為環境問題。
(2)表現:環境污染區域擴展;資源短缺問題日益凸顯,生產生活用水短缺,耕地短缺,能源短缺,礦產資源短缺;人口劇增、對自然環境的過度開發和利用,使得環境負載過于沉重;全球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大量土地荒漠化、沙漠化,森林大面積消失,物種大量滅絕,生物多樣性銳減,全球氣候變暖等。
2. 環境問題的種種表現說明了什么
環境問題的種種表現說明:人與自然的關系,同人與人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一樣,需要倫理道德來調節。一方面,如果環境繼續惡化、資源持續緊張,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就難以實現;另一方面,如果人們沒有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倫理觀,就不能科學地認識和調節人與自然的關系。
3. 人類工業化迅猛發展時期,產生環境危機的幾種錯誤觀念
(1)片面的發展觀。(2)狹隘的人類主宰論。(3)物欲主義與消費主義幸福觀。(4)科技萬能論。
4. 人類應如何樹立健全的環境意識
(1)健全的環境意識,是準確的環境科學知識和正確的環境價值觀念的統一。
(2)加強環境科學知識的學習。環境科學知識是環境意識的基礎,只有在掌握環境科學知識的基礎上,才能理解人類目前的環境危機究竟是如何產生的,才能知道如何維護生態系統的平衡,如何降低以至避免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
(3)樹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念。環境價值觀念是環境意識的靈魂。只有樹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念,才會有足夠的動力采取行動,自覺地把環境科學知識應用于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