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政治第一輪復習教案
江蘇省南京六中XX年高考政治復習教學講義(學案+測試)第四課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發展一、關注考點
(2)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①傳統文化的特點及影響
②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
③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
④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⑤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
二、考點解讀
考點一 傳統文化的特點及其影響
1.傳統文化的含義:傳統文化是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文化。
2.傳統文化繼承的具體形式包括傳統風俗、傳統建筑、傳統文藝、傳統思想。
3.傳統文化的特點
(1)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傳統文化在世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征,同時,它的具體內涵又能夠因時而變。
(2)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中創造的,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4.傳統文化的影響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政治的變化,傳統文化如果能夠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變,傳統文化也會起阻礙社會進步、妨害人的發展的消極作用。
考點二 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
1.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2.面對傳統文化,要辯證地認識它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華和糟粕。對于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于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東西,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考點三 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
1.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繼承與發展,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在這一過程中,在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不斷革除陳舊的、過時的文化,推出體現時代精華的新文化,這就是“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2.文化傳承就是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把握好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我們就能作出正確的文化選擇,成為自覺的文化傳承者和享用者。
3.傳統文化在世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征,是文化的繼承;傳統文化的具體內涵又能夠因時而變,是文化的發展。文化沒有繼承就沒有發展,發展是最好的繼承,只有在發展中,傳統文化才能夠與時俱進,得到發揚,更具有生機和活力。
考點四 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1.外在因素: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決定社會制度的變化,也決定著文化的發展方向。每當社會制度發生新舊更替時,代表新的政治、經濟力量的新文化,通過反對代表舊的政治、經濟力量的舊文化的斗爭,有力地促進文化的進步。
2.內在因素:科學技術和思想運動
(1)科學技術的進步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來,科學技術中每一項重大發現和發明都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當代信息技術的運用,使收集、選擇、傳遞、儲存文化資源的手段和方式發生了根本變革,極大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播、繼承與發展。
(2)思想運動催生社會變革,促進文化的發展。思想運動往往成為社會變革的先導,大大促進了文化自身的發展。
3.教育因素
(1)教育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通過對受教育者的“傳道、授業、解惑”,把文化傳遞給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