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政治第一輪復習教案
①傳統文化仍存在于現實中 ②傳統習俗對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產生持久影響 ③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④傳統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④認識錯誤,傳統文化中有精華,也有糟粕。
答案: a
2.XX年4月1日至6月30日,新華保險河南分公司推出“孝行天下,慈惠中原”慈孝感恩百日行動。活動以“慈、孝”為主題,在全省18家地市同時開展“萬家慈孝人,幸福和諧家”慈孝家庭評選、“孝心慈意大調查”活動、慈孝家庭聯誼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表明( )
a.我國傳統文化得到全面弘揚
b.傳統文化的具體內涵是穩定不變的
c.中國傳統思想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d.人們重視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
解析: a、b說法是錯誤的,c不為材料所反映。
答案: d
3.XX年4月8日,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要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充分吸納各種有益文化資源,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與時代發展要求有機結合起來。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與時代發展要求有機結合起來的依據主要是( )
a.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b.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c.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逐步增強 d.傳統文化需要順應社會生活的變化
解析:題干強調傳統文化與時代發展的結合,d符合題意。a、b是繼承傳統文化的原因,不選。c觀點錯誤。
答案: d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注重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傳播。在北京、上海、廣州、山東、河北、海南等地已經相繼出現了“孔子館”、“孔子學府”、“講經堂”、“孟母堂”等,廣泛向人們宣傳、講授傳統文化。據此回答4~5題。
4.學習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應( )
a.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
b.沿襲古代成熟的教學模式
c.把經典名著作為學生的主修課程
d.大力弘揚孔孟所創立的儒家思想
解析: b、c、d的做法均不正確。
答案: a
5.針對有人主張小學生重讀四書五經,我國國學大師文懷沙認為,在中小學課本中選錄優秀的四書五經文章是好事,但沒有選擇地讓孩子學四書五經是開歷史倒車,其中所隱含的奴性文化,只能使人的思想僵化麻木。這告訴我們( )
①要辯證地看待傳統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②傳統文化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 ③對待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腐朽的東西要加以改造或剔除 ④要防止傳統文化影響人們的行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 四書五經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既有精華也存在糟粕,對其要批判地繼承,故選c。
答案: c
6.XX年4月15日,上海世博局舉辦中國XX年上海世博會文化演藝活動新聞發布會,介紹首批亮相的重點演出劇目,“茶圣”陸羽的傳說變成多媒體雜技劇《cha》;少林功夫融合現代舞蹈,演繹“達摩面壁”的佛教傳說。這主要說明( )
①我國傳統文化底蘊深厚 ②中華傳統文化借世博舞臺接軌世界 ③中華傳統文化在繼承中發展 ④有了文化交流,就能實現文化的發揚光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①材料不能體現,④觀點錯誤。
答案: c
7.清明節自唐宋成為民俗節日之后,在節俗內容不斷擴張的同時,節俗的根本性質雖然沒有發生大的改變,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演進,較早地出現了由神圣祭祀向世俗娛樂轉化的趨向。這種趨向在都市表現得尤其明顯,清明祭墓成為踏青春游的假日時光,墓前分享祭品的習俗變成了郊游的野餐。這一現象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