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基礎知識回顧3
材料二:《左傳》原名《左氏春秋傳》,又名《春秋左氏傳》,或稱《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學名著和文學名著,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舊時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4年),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
“多難興邦”源自史書典籍說明了什么問題?
①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重要見證。“多難興邦”源自春秋時期的史書典籍,說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②中國傳統思想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中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社會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古人和今人對“多難興邦”的不同理解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①面對傳統文化,我們要辨證地認識它們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華和糟粕。對于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于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東西,必須自覺加以改造和剔除。正確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②文化繼承,不是原封不動地承襲傳統,而要有所淘汰,有所發揚,從而使文化得到發展。文化發展的實質就在于文化創新。著眼于文化的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這是文化創新必然要經歷的過程。
【提升訓練】
選擇題:
1、中國藝術有許多獨到之處。以一種文字的書寫方式和筆跡的律動,表現出書寫者的情緒和審美的追求,從而使文字的書寫升華為一種藝術方式,這就是中國書法的奧秘。與書法同源的中國畫,同樣表現出它的獨特性,所謂梅蘭竹菊的氣節、松石的高風,正是藝術的人生寫照。這說明
①書法、繪畫藝術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 ②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③多姿多彩的中華文化展示了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④書法藝術和繪畫藝術是中華文化所特有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優秀的文化是沒有國界的。中國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就是一個以眾為師,以各國人民為師,不斷學習和創造的過程。漢朝的張騫、班超出使西域,唐代的玄奘到“西天”取經,明代的鄭和下西洋,都帶回了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優秀文化。這體現了
a.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b.中華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c.中華文化一脈相傳 d.繼承性是中華文化的最大優點
3、XX年3月20日 ,深港澳臺少兒文化藝術夏令營正式開營,140名來自深港澳臺的中小學生在深圳進行為期六天的文化之旅。孩子們分別到中華民俗文化村、深圳博物館、南山書城等地參觀交流,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之所以開展上述活動是因為
a、文化藝術素質是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質的前提
b.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c.感悟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有助于增強民族的凝聚力
d.豐富學生暑期生活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
4、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都江堰,是當今世界年代最久遠、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工程。它的主體工程規劃科學、布局合理,綜合發揮了分水、導水、蓄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的功能,形成了科學的、完整的、調控自如的工程體系,既能保證內江灌區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災害發生。這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