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時政熱點歷史學科解讀: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召開 超百位領導人與會
②工廠里高聳的煙囪冒出滾滾濃煙,隆隆的機器聲打破了寧靜的田園生活
③廢舊的電子產品釋放的輻射嚴重就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管仲認為:“為人君而不能謹守其山林菹澤,為可為天下王。”“山林雖近,草林雖美,宮室必有度,禁發必有時。”
材料二 荀子說:“養長時,則六畜生;殺生時,則草木植。”“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
材料三 秦《田律》規定:“春二月,毋敢伐山林及雍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為灰……毋毒魚鱉……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獸及捕獸者,勿敢殺;其追獸及捕獸者,殺之。”
材料四 漢淮南王劉安說:“教民育六畜,以時種樹,務修田疇,滋植桑麻。肥磽(磽:指土地堅硬不肥沃)高下,各因其宜。丘陵阪險不生五谷者,以樹竹木,春伐枯槁,夏取果萌,秋畜疏食,冬伐薪蒸,以為民貴。”
材料四 從總體上看,我國經濟仍然處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粗放型的傳統發展模式。單位產值所消耗的資金、勞力、原材料和能源遠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以1噸標準燃料所產生的gdp比較,我國為395.8美元,美國為2172.8美元,日本為5747.8美元,德國為4351.5美元,印度為1430美元,世界平均為2167美元。消耗同樣的能源所創造的產值,我國大大低于世界的平均數,單位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我國人口、環境、資源面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研究表明,中國人口最大容量不能超過16億,而目前已達13億。每年凈增1400萬人口,要消耗掉每年新增國民收入的1∕4。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還有勞動人口增長高峰已經到來。人口文化素質在世界屬于偏低,貧困人口在全國總人口的1∕17。資源短缺對未來發展壓力很大。我國主要資源人均水平都遠遠低于世界水平。由于人口數量的持續增長,人均資源占有量還將繼續下降。農業生態資源條件先天不足,目前還在繼續惡化,生物資源進一步銳減。生態環境問題已危及社會與經濟的發展。環境污染所造成的經濟損失,20世紀90年代初已超過1000多億。如果再不正確處理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那么多年來所取得的成果很可能被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等問題所抵消。
材料五 1952年,洛杉磯有近400名老人因光化學煙霧的污染造成心肺衰竭而衰竭而死亡,該事件引起了全美國的高度民主重視。1963年上1952年,洛杉磯有近400名老人因光化學煙霧的污染造成心肺任的美國總統約翰遜提出建立“偉大社會”的施政綱領,其中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是“偉大社會”計劃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約翰遜執政其間,國會通過的立法中就有3個控制水質和空氣污染的立法。“偉大社會”被稱為自羅斯福“新政”以來最雄心勃勃的社會改革計劃。
請回答:
(1)據材料一、二,管仲和荀子提出了怎樣的思想主張?
(2)材料三說明了什么問題?
(3)據材料四,你認為我國當前環境問題的主要成因有哪些?我國政府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解決環境問題?
(4)羅斯福總統采用什么方法推行“新政”?約翰遜政府為治理環境污染采取的措施與羅斯福推行“新政”的方法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