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專題教案之第六課
3、豐富多彩的區域文化 (1)成因: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同。受歷史、地理等因素的影響,各地區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征。 (2)不同區域文化之問的關系:不同區域的文化,長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鑒、相互吸收,既漸趨融合,又保持著各自的特色。(3)具體表現:吳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分別具有水鄉文化和邊陲山寨文化特征。4.我國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都為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我國的雕刎建筑藝術是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例如:敦煌石窟、云岡石窟;克孜爾千佛洞等,是古代的漢族、鮮卑以及西域各族的藝術家和勞動人民共同創造的。(2)許多少數民族用自己的語言文字創造了優秀的民族文學。例如:藏族的《格薩爾王傳》、蒙古族的《江格爾》和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被并為三大英雄史詩。【注意】民族文化深深地體現著各民族的風俗和精神面貌,通過一定的物質展現,可以表現在建筑、民族文學、舞蹈、習俗、信仰、衣著等方方面面。5.多民族文化對中華文化的意義 (1)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呈現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義有各自的民族特性。(2)地位。它們都足中華文化的瑰寶,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3)各民族文化的關系。各兒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創造中華文化。(4)意義。它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四、典例解析【例1】(09江蘇卷20)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將中華文化與奧林匹克精神完美結合,向世界奉獻了一部奧運史上最華美的樂章。這充分說明 ①文化創新需要博采眾長 ②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③外來文化是中華文化創新的基礎 ④中華文化正在成為世界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文化創新及中華文化的特點,考查學生解讀和獲取信息的能力。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基礎,故③的說法錯誤;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④的說法錯誤;①②的說法正確的反映了題意。【例2】(09福建卷32)XX年6月18日,中國郵政發行了《海峽西岸建設》特種郵票和郵資封。在《海峽西安建設》特種郵票中,有倆枚以“閩臺緣博物館”和“湄洲媽祖”為題材,展現了“閩臺關系”地緣近、血緣奈、文緣深、商緣廣和法緣久的特點。“五緣”顯示了閩、臺文化之間①同根同源,一脈相承 ②相互交融,相互借鑒③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a 【解析】”閩、臺文化之間的“五緣”形象的反映了閩臺之間同根同族一脈相承的文化淵源,也反映了閩臺文化之間交流與借鑒的豐碩成果,故①②的說法正確;③④的說法均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獨特性特點,不符合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