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高考政治文化生活
3.1.3中國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貢獻
了解我國不同區域文化具有區域特征,不同民族文化具有民族特征
(1)中華文化的區域性:
1)成因: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同,受歷史、地理等因素的影響,各地區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征。
2)不同區域文化之間的關系:不同區域的文化,長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鑒、相互吸收,既漸趨融合,又保持著各自的特色。
(2)中華文化的民族性:
1)我國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都為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例如:我國的雕刻建筑藝術是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許多少數民族用自己的語言文字創造了優秀的民族文學。
2)多民族文化對中華文化的意義
①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關系: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呈現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地位:它們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③各民族文化的關系: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創造中華文化。
④意義:它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3.1.4、感受中華文化的力量
中華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勵中國人民幾千年來克服艱難險阻、戰勝內憂外患、創造幸福生活的強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勵每一個中華兒女共同創造祖國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第七課:我們的民族精神
3.2、我們的民族精神
3.2.1、3.2.2、理解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懂得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1)民族精神基本內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1)團結統一: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精神在祖國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都進發出強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華民族的企圖都不能得逞。
2)愛好和平: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3)勤勞勇敢:勤勞勇敢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品格,正是這種勤勞勇敢精神,奠定了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立業根基;中國共產黨人在自己長期的奮斗歷程中,將勤勞勇敢精神發揚光大,使艱苦奮斗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4)自強不息:自強不息精神逐漸積淀為中華民族的內在氣質,成為鞭策中華兒女不斷開拓進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5)愛國主義:①地位: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作用: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
③愛國主義是具體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體內涵。
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和愛社會主義的本質是一致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就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④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華民族精神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
3.2.3、懂得中華民族精神是隨著時代不斷豐富和發展的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結晶,其形成和發展是長期歷史積淀的過程,也是隨著時代變化而不斷豐富的過程。
(1)從中國的歷史來看,早在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中,民族精神的價值取向就已基本形成。以后各個歷史時期,不斷的充實發展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