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7. 大陸東岸中緯度地帶自然帶組合為- 、 、 。
典題解析
[例1] 圖中若a是綠色植物,讀圖完成(1)――(2)題
(1)該圖示的含義是 ( )
a呼吸作用 b分解作用 c光合作用 d化合作用
(2)如a在黃土高原,且植被遭到破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易產生荒漠化 b易使黃土質地變松 c易產生水土流失 d易形成酸雨
解析: (1)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分解作用是把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化合作用是把礦物質合成有機物質。
(2)土高原土質疏松,且夏季多暴雨,加上植被破壞,易產生水土流失。
答案: (1) c(2)c
[例2 ]據陸地環境的整體性的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氣候要素
(1) 假若上圖表示西北內陸地區各環境要素間的關聯性填出相關內容
(2) 生態系統的變化回影響地貌過程。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市由于 形成的。
(3) 從以上兩實例看出,陸地環境整體性的兩個表現是
①
②
解析: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是本節的重點內容,正確理解其含義,應把握兩點:①陸地環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發展的,而是作為整體的一部分發展變化的。②某一要素的變化會導致其他要素甚至整個環境狀態的變化,雖然不同地區間的環境要素的具體特征不同,但環境要素之間的關聯性和制約性特點是相同的。
答案:(1)少 較大 戈壁礫漠 有機質含量少 稀少(2)植被多遭破壞,加速了流水侵蝕
(3)見解析
課堂練習
一 選擇題
1生物循環過程能夠促使自然界的( )
①物質和化學元素不斷遷移、運動 ②能量不斷流動轉化
③物質和化學元素不斷減少 ④二氧化碳和水不斷增多
a 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