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
(2)b圖地貌是 地貌,它是由 作用形成的,主要分布在 地區(qū)。
(3)(3)c圖地貌為 地貌,該地貌在我國分布最廣泛的地區(qū)是 高原,該區(qū)地表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成因主要是 。
5、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甲地貌類型主要分布于我國的 地區(qū),其成因是 。
(2)圖中乙為流動沙丘,則該地的盛行風是 。
(3)圖中a、b、c所代表的三種巖石,年齡由老到新排列的順序是 。
(4)根據(jù)圖示,該區(qū)發(fā)生的地質作用中內力作用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有 。
(5)如果b巖層為石灰?guī)r,則當?shù)氐刭|勘探部門睚勘探優(yōu)良建筑材料時,應把 作為重點勘探內容。
六、課后反思
參考答案
單項選擇題
1、a 2、c 3、b
4、d(此處沉積巖先形成,后來巖漿侵入,形成花崗巖,之后,經長期的風力侵蝕,花崗巖出露地表。)
5、b(u形冰川谷是冰川狼子野心蝕作用形成的屬外力作用;夏威夷群島是火山島,是火山噴發(fā)形成的;我國西北地區(qū)的移動沙丘是風力的搬運和沉積作用形成的;桂林山水屬于喀斯特地貌,是水的溶蝕作用而成的,都屬外力作用。)
6b(本題主要考查地貌的成因。黃土高原千溝萬壑是由流水沖刷形成,因黃土高原土質疏松,加之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蝕而形成的。華北平原是由河流沖積而成;挪威的峽灣海岸是由于冰慢作用而形成
7、b
8、a(根據(jù)世界主要平原的地理位置、地形特點進行分析;東歐平原緯度較高,受冰川侵蝕作用明顯。做該題可用排除法,嚴馬孫平原、密西西比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均為河流沖積平原)
9、b(考查地貌的成因。新月形沙丘主要分布在我國降水少的西北地區(qū),如截里木盆地、準噶樂盆地)
10、a 11、d
12、c(地球內部的巖漿,經過冷卻凝固形成巖漿巖,巖漿巖受到流水、風、冰川海浪等的侵蝕、搬運、堆積作用,形成沉積巖。同時,這些已生成的巖漿巖、沉積巖由于地殼運動,進而藏在地下,在一定溫度和壓力等作用下發(fā)生變質,形成變質巖。各類巖石在地殼深處或地殼以下發(fā)和重熔再生作用,又成為新的巖漿。)
一、 綜合題
1、(1)冰蝕 冰川侵蝕 冰斗 角峰 冰川谷
(2)風蝕蘑菇 風力侵蝕 干旱沙漠
(3)喀斯特 可溶性 二氧化碳 溶解、沖刷 鐘乳石 石筍 石柱
2、(1)沉積巖 變質巖 巖漿 巖漿巖 (2)巖漿巖 噴出巖
(3)冷卻凝固 重熔再生(4)巖漿活動 變質作用 地殼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