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環境的保護──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上)
1.臭氧層被破壞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應該采取什么措施去保護?
2.全球變暖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針對全球變暖應該采取什么措施?
3.酸雨是怎么產生的?有什么危害?應該采取什么措施去防治酸雨?
引導學生通過相關網站進行自主學習,利用word文檔或powerpoint把上述問題的答案制作成文稿。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可舉手由教師進行個別輔導,也可利用聊天室進行師生交流、生生交流,教師通過教師機隨時監控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進程。
(三)協作討論
1.教師展示學生的學習結果,并對突出問題進行講評。
2.布置學生集體討論相關問題。
(四)歸納小結
通過這節課我們了解到當今全球變暖、臭氧層遭破壞和酸雨的危害等全球性大氣環境問題,已經影響到了人類的生產與生活,而這些問題的產生與人類自身的活動是密切相關的。為此,我們應追溯其原因,從源頭加以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全球合作,努力營造適合人類生存的大氣環境。治理大氣環境,我們責無旁貸,希望同學們積極投入其行動。(大屏幕顯示本節課的學習綱要)
(五)鞏固練習
通過網絡課件中的綜合練習進行自我測試,教師隨時監控并作適當的講評。
(六)思維拓展
提出問題: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為保護大氣環境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學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發送到聊天室,供大家一起討論;
也可以發送至郵箱:
點評:
本課系xx年湖南省“東方杯”信息技術教育與課堂整合優質課大賽參賽課。--思路清晰,采用目標式教學,將教學目標設計成思考題作為學習任務,讓學生利用網絡環境進行探索和學習,自主建構,然后在網上互相交流,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把地理知識的學習和信息工具的使用有機地結合起來,突出了能力培養的主題,因此本課獲省一等獎屬情理之中。(曾科成:耒陽市一中校長、特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