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1.所示中有哪些地理環境要素?
2.依據所學知識分析水在各要素間是如何轉換的?
3.生物如何在各要素間進行轉換?
4.圖中的能量是如何傳遞的?
5.歸納生物循環示意圖。
小結:各要素間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交換,使自然地理環境成為一個整體。 學生回答:
(陽光、大氣、水、土壤、生物) 聯系自然現象,培養學生觀察地理現象、分析表述地理問題的能力。
地理環境的形成、演變、演化;生物在自然地理環境形成與演化中的作用 指導閱讀資料:
1.生物在自然地理環境形成與演化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2.關注地理環境的形成、演化。 閱讀資料、讀圖分析。 培養學生閱讀資料提取信息、概括總結、表述的能力
地理環境的生產功能和平衡功能 1.以某種水果、某種作物為例或不同地區的作物生產量的不同為例,分析歸納生產功能是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功能而非單個要素的功能。
2.閱讀資料p/92;分析平衡功能。 閱讀資料并分析 培養學生分析地理資料,理解地理概念的能力。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指導活動:p93/活動
提問:(不考慮氣候變化等因素)
1. 從a—e,地形、水文(湖水)、生物種類、土壤等發生了什么變化?
2. 分析各地理要素是如何相互影響,從而統一變化的? 思考并回答問題 培養學生閱讀地理圖像、提取信息、分析并表述問題的能力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分析案例3p/94“東北森林變化導致了環境的整體變化”。
1. 森林的環境功能有哪些?
2. 森林的減少會使環境產生哪些變化?
3. 用圖示法歸納東北森林變化給其他要素帶來的影響。 加深對地理環境整體性的理解,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地理事物與現象的能力。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