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會運用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進行簡單的計算;學會配制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2、從概念的應用中,培養學生實驗能力和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概念的學習和溶液的配制,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自然科學的思想。
2、培養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學習興趣以及嚴謹求實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難點: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實驗準備:天平(含濾紙)、藥匙、容量瓶、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
教學過程:
內容
【復習提問】
1、復習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
2、物質的量濃度為0.1mol/lnaoh的溶液500ml,所含溶質naoh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___
【問題】2g的naoh可以用天平來稱量,500ml溶液的體積怎么量?用什么儀器才比較精確?
【練習】《同步訓練與測試》p8 5.
學生活動
c b=
討論
觀察容量瓶的結構
練習
教師活動
介紹――容量瓶
課本p16圖1-7容量瓶有不同的規格,常用的有100ml、250ml、500ml和1000ml。
使用注意事項:①使用前必須檢查是否漏水;②溶液溫度與容量瓶上標定溫度一致時所取液體的體積最標準(所以配制溶液時一定要將溶液冷卻至室溫)。③溶液液面接近刻度線1~2cm時,須用膠頭滴管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備注
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教學反思
備注
【問題】如何檢驗容量瓶是否漏水?
【板書】5、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步驟
(1)計算
(2)稱量
(3)溶解
(4)移液(冷卻)
(5)洗滌
(6)定容
(7)搖勻(裝入試劑瓶)
【問題討論】
課本p17《學與問》
【誤差分析】
根據濃度cb=n/v,圍繞操作對n與v的影響來分析
思考、討論
看課本p16 實驗1-5
學生做實驗
討論、回答問題
向容量瓶內加入多量的水后倒置容量瓶,并觀察容量瓶口處是否漏出液體。若不漏,將瓶塞旋轉1800,再按剛才操作檢查是否漏出液體。若不漏,則容量瓶的瓶塞與瓶口的密封性合格。
指引學生進行實驗
注意引導學生哪些操作可能引起實驗誤差
從操作中討論可能出現的誤差,進行小結
(1)計算:結果5.85g,稱5.9g
(2)稱量:砝碼生銹,少量nacl粘在濾紙上
(3)溶解:為促進溶解而加熱,將熱溶液轉移到容量瓶
(4)移液(冷卻):溶液未冷卻,有液體濺出
(5)洗滌:未洗滌或洗滌液沒有裝入容量瓶
(6)定容:仰視(濃度偏低)或俯視(濃度偏高);加水超過刻度線,吸出一部分水
(7)搖勻(裝入試劑瓶):搖勻后液面下降,補充水;裝瓶時,試劑瓶剛用蒸餾水洗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