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的氧化物
c.no2、no、o2 d.n2、o2、br2
3.在一定條件下,將充滿no2和o2的試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應后,剩余氣體體積為原混合氣體體積的18,則原混合氣體中no2和o2的體積之比是( )
①8∶1 ②7∶3 ③7∶1 ④4∶1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知識點二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對大氣的污染
[探究活動]
1.so2和no2的主要來源
(1)so2主要來自煤、石油和某些________的金屬礦物的燃燒和冶煉。
(2)no2主要來自________________。
2.危害
(1)引起________污染,直接危害人體健康。
(2)溶于水形成________。
3.酸雨
(1)概念:____________的降水稱酸雨,主要是大氣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溶于水造成的。
(2)形成原理
①h2so4的生成:so2――→h2oh2so3――→o2h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no3的生成:no2―→hn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危害
①直接破壞農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湖泊酸化。
②加速建筑物、橋梁、工業設備、運輸工具及電信電纜的腐蝕。
4.防治措施
(1)調整______________,發展________________。
(2)研究煤的脫硫技術,改進燃燒技術,減少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排放。
(3)加強工廠廢氣的回收處理。
(4)改進汽車尾氣的處理技術,控制汽車尾氣排放標準
[歸納總結]
酸雨的形成過程十分復雜,簡要概括如下:
[遷移應用]
4.酸雨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森林遭亂砍濫伐,破壞了生態平衡
b.工業上大量燃燒含硫燃料
c.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
d.汽車排出大量尾氣
5.下列有關環境污染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燃煤時加入適量石灰石,可減少廢氣中so2的量
b.臭氧的體積分數超過10-4%的空氣有利于人體健康
c.ph在5.6~7之間的降水通常稱為酸雨
d.含磷洗滌劑易于被細菌分解,故不會導致水體污染
6.空氣是人類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資源。為改善空氣質量而啟動的“藍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藍天工程”建設的是( )
a.推廣使用燃煤脫硫技術,防治so2污染
b.實施綠化工程,防止揚塵污染
c.研制開發燃料電池汽車,消除機動車尾氣污染
d.加大石油、煤炭的開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應量
氮氣的化學性質穩定,在通常情況下與o2不反應,但在放電或高溫下氮氣與氧氣化合生成no,no在空氣中極易被氧化為紅棕色的no2,no2能與水生成hno3和no。no2和so2是大氣污染物,能形成酸雨。
第2課時 氮的氧化物 大氣污染物
課前準備區
1.導致空氣質量下降,直接危害人體健康,能與空氣中水分形成酸雨,給社會發展和人類生活帶來嚴重危害 改進煤燃燒技術,在原煤中加入固硫劑石灰石和生石灰,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2.無色無味 不 1.25 g•l-1 (1)穩定 不反應 n2+o2=====放電2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