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在最初幾年,海南因為政策優勢吸引了大量的資金和勞動力,但最后導向了“房地產泡沫”。海南的洋浦本來準備實行中國最開放的政策,有望成為帶動海南整體發展的突破口,但又因意識形態的爭論使它一拖再拖。目前,中國已進入全面開放階段,海南不可能再走依靠特殊政策“后來居上”的道路了。大量的后發地區不可能完全按照“沿海模式”、“特區模式”發展起來了,因為利用特殊政策短時間內吸納資金、技術、勞動力已不太現實。
海南省管轄占全國海域面積三分之二的南海,最大的資源優勢是海洋。有專家認為,21世紀的頭xx年是中國開發南海資源的重要時期,也是充分發揮海南經濟特區后發優勢的最佳戰略機遇期。海南將圍繞“建設新興工業省、熱帶高效農業基地、熱帶海島休閑度假勝地的‘一省兩地’”方針,以特色參與“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我們期待它能真正“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5、同為“開放”,何以不同?
中國近代被迫的“門戶開放”與今天的對外開放有本質區別。第一,前提不同:“門戶開放”是中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帝國主義瓜分中國、國家主權喪失的情況下,又美國提出的。對外開放是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國際合作時代,中國政府在中外對等交往,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堅持國家主權的前提下進行的。第二,性質不同:“門戶開放”是帝國主義國家侵略中國的政策,是帝國主義國家為了更好地向中國推銷商品,對中國進行殖民掠奪而提出的。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是符合當今世界經濟發展一體化和國家化潮流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吸收發達國家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更好地增強我們自力更生的能力。第三,結果不同:“門戶開放”有利于帝國主義在中國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而不利于中國的民族工業。對外開放有利引進外資,發展中國的民族經濟。
6、浦東創下了哪些“全國第一”?
“中華第一樓”金茂大廈、“中國第一塔”東方明珠電視塔、中國第一條磁懸浮鐵路、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的垃圾發電廠、全國第一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區、全國惟一一個以“金融貿易”命名和定位的開發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在體制創新、城市管理等方面,浦東的創舉更是不勝枚舉。僅在法律服務方面,就創建了全國第一家知識產權法庭、第一個法律援助中心、第一個“110”電話報警系統、第一臺“999”市民救助電話等。
五、知識與能力鞏固
(一) 選擇題
1.1980年正式確定設置的經濟特區是 ( )
①深圳 ②珠海 ③汕頭 ④海南 ⑤上海浦東 ⑥廈門
a.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⑥ d. ①④⑤⑥
2.1980年,我國僅建立了4個經濟特區。當時的特區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