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課 第一次工業革命【特色教案】
第7課 第一次工業革命【特色教案】
◎從珍妮機到蒸汽機
18世紀時,隨著資本主義制度的進一步發展,英國社會穩定,經濟發展迅速。當時,越來越多的殖民地不僅為英國帶來了巨額的財富,還提供了廣闊的海外市場,英國的很多商品供不應求。由于呢絨出口劇增,刺激了羊毛需求,地主們熱衷圈地養羊,很多農民被迫離開土地,去工場做工。許多人把在殖民掠奪中獲得的財富投資于手工工場,手工工場日益興旺,生產技術進一步發展,但仍然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
歷史縱橫 為什么有要進行圈地運動?何時開始進行?有何影響?
15世紀末至19世紀,歐洲很多國家都出現過用籬笆、柵欄、壕溝把強占的農民份地以及公有地圈占起來的現象,稱為圈地運動。圈地運動在英國最為典型。資產階級建立政權后,進一步推進圈地運動。地主圈占了大片土地后,采用新技術,改良農作物和牲畜品種,農牧業生產迅速發展。
在新興的棉紡織業,生產技術首先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飛梭出現以后,人們希望提高棉紗產量。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了一種一次能紡出多根紗線的紡紗機,他把這種紡紗機命名為“珍妮機”。(開始的標志)
原因:年輕行業沒有舊傳統和行會束縛;市場需求大急需革命。
珍妮機的出現引發了紡織生產領域一系列的發明創造,后來,在冶金、采煤等其他生產領域也紛紛出現了發明和使用機器的高潮。機器生產取代手工勞動,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工業生產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了。
年份 內容 國別 發明人
1765① 珍妮紡紗機 英國 哈格里夫斯
1769 水力紡紗機 英國 阿克萊特
1779 騾機 英國 克隆普頓
1785 水力織布機 英國 卡特萊特
①另說1764年或1767年。
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紡織領域的主要發明
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機在工廠投入使用。它能產生巨大的動力,而且不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很快在紡織業中得到廣泛運用,并迅速被推廣到其他工業生產部門。瓦特蒸汽機出現以后,大大推動了機器的發明和使用,工業革命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時間 國家 發明人 發明
1807 美國 富爾頓 蒸汽汽船
1814 英國 史蒂芬孫 蒸汽機車
1825 英國 第一條鐵路
工業革命的擴展:
國別 完成時間 原因
法國 19世紀上半期 鄰國先得益
美國 19世紀上半期 曾是英國殖民地聯系緊
◎工業革命的影響
(一)從工場到工廠
隨著機器的日益增多,傳統的手工工場無法適應機器生產的需要,資本家開始建造廠房,安置機器,雇用工人集中生產,這樣,一種新的生產組織形式——工廠出現了。工廠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組織形式,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同時,在工業革命進程中,社會財富迅速增加,但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相對減少,工業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時,工廠逐漸集中,形成了許多工業城市。越來越多的人從農村進入城市做工,城市在國家社會經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