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四 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教學案
[過程與方法]
1、設計具有針對性、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2、選取優秀影視片片斷和圖片,運用多媒體手段再現歷史畫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一個全國人民大團結的盛會。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的作用。
2、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歷史上不曾有過的人民民主政權。
3、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4、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對祖國統一、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地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二、教材要點
開國大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政協決議:在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會議上,決定了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事宜,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政府施政方針: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會議,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會議一致決議,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政府的施政方針。
3、政府組成人員:林伯渠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秘書長;周恩來為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沈鈞儒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法院院長;羅榮桓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檢察署檢察長。
4、開國大典儀式:下午3時整,盛大而隆重的開國大典開始。參加這個典禮的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代表,有首都各工廠、各大專院校、各機關的代表,有市民、近郊農民和城防部隊等,共約30萬人。
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宣布典禮開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員就位。軍樂隊高奏國歌。毛澤東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于今天成立了。當林伯渠宣布“請毛主席升國旗”時,毛澤東神情莊重,用力按動了通往電動旗桿的電鈕……第一面耀眼奪目的五星紅旗順著旗桿,冉冉升起。與此同時,54門禮炮齊鳴28響。這54門禮炮象征著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中的54個民族,28響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英勇奮斗的28個春秋。參加大會的30萬人肅立致敬,指揮員行舉手禮,注視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莊嚴而美麗的五星紅旗徐徐上升。毛澤東用響亮的聲音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4.75億中國人民,向全世界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全中國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愿與之建立外交關系。
5、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意義:中國革命的勝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重大的政治事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在中國歷史上開辟了一個新時代,宣告了中華民族的新生。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我國憲法第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結合中國的具體國情,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創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