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的農業經濟》學案
四、沉重的賦稅和力役
秦始皇 強制 無償 經濟生活秩序 社會動亂 王朝覆滅 社會經濟文化凋殘
五、大禹和他的繼承人——興修水利
治水 灌溉 戰國 李冰 都江堰 鄭國 鄭國渠 漢代 關中 井渠 新疆 干旱 王景 立井水車 高轉筒車 水轉翻車 風力水車
思考探究3
(1)促進因素:a、古代農業生產工具的革新與農業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b、政府對農業發展的重視,及時調整生產關系,鼓勵墾荒;c、水利事業的發展;d、相對穩定的政局;e、人民群眾的辛勤勞動。
(2)阻礙因素:a、小農戶個體經營限制了農耕技術的發展;b、小農經濟的自給自足和抑商政策限制農業的進一步發展;c、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重人文輕科技阻礙的古代農業科技的創新發展;d、土地兼并的嚴重和農民賦稅負擔的沉重影響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隨堂練習】1-5 dbbba 6-10 cabbc
(1)牛耕技術。(2)生產方式:“男耕女織”式的小農經濟。(或自耕農經濟)
特點:①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②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③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3)古代農業發展需要的條件:①生產工具的不斷改進、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水利的興修。②政府要減輕對農民的剝削。③優越的自然環境。④穩定的社會環境。(只要答對兩點就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