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的力量
4.工業革命的擴展
(1)1825年英國取消機器出口的禁令,工業革命在歐洲大陸和美洲廣泛開展起來。
(2)機床的發明和通用部件的標準化生產,使美國機械制造業迅速處于領先地位(惠特尼率先使用通用部件制造滑膛槍)。
(3)機械化生產迅速普及,推動了世界工業化的進程。
二.打造“世界工廠”
1.英國打造“世界工廠”的措施(多樣性、全方位)
(1)民主改革:進行民主化改革,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①經過三次議會制度改革,建立了資本主義民主化運行機制。②建立了職業警察制度,以保持社會的穩定。③英國最終確立了工業資產階級在國家政治和經濟生活中的主導地位。
(2)自由主義:運用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發展經濟。①1776年,亞當•斯密發表《國富論》,系統地闡述了自由主義經濟理論(市場機制)。②1852年,英國議會發表原則聲明,稱自由貿易是英國的國策。
(3)法制建設:進行法制化建設,在法令上廢舊立新;建立社會福利制度,維護資本主義自由貿易、自由競爭和自由生產(舊人教版提“自由經營”)的原則。
(4)炮艦政策:對外推行“炮艦政策”,以海軍力量控制海洋,強制推行自由貿易,迫使全世界為英國商品打開門戶。(例如:鴉片戰爭的爆發)
(5)大工廠制:英國企業界利用大工廠制對工人進行嚴格管理和殘酷剝削。
(6)教育科技:大力興力教育,傳播科學技術,極大地推動了英國經濟的發展。
2.英國成為“世界工廠”的表現
(1)工業生產能力世界第一。(19世紀中期,英國的生產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總和還要多)。(2)倫敦成為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3)英國舉辦第一屆世博會。(1851年,“水晶宮”,向全世界炫耀財富和工業技術)
三,世界市場的孕育和成熟
1.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的條件
簡要歸納:殖民體系的形成;各國生產互補性;交通運輸的革命。核心條件:工業革命。
(1)19世紀60至70年代,世界上絕大部分落后國家和地區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2)各行業間和各國間生產的互補性,為世界市場的形成準備了物質條件。
(3)交通運輸業的革命為世界市場的形成提供了技術條件。
(4)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格局,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
2.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的標志
到19世紀中葉,日本“開國”、澳大利亞成為英國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國控制、中國被迫“門戶開放”。
3.世界市場逐漸成熟的標志——國際經濟交流基本準則的確立
(1)資本主義國家按照自由主義原則確立了資本的自由流動、安全與增值的國際經濟交流的基本準則,在國際貿易中給予他國最惠國待遇,逐漸取消關稅保護。
(2)國際經濟交流基本準則的確立,使世界經濟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強,標志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逐漸成熟。
什么是“世界市場”?世界市場是指通過國際間的買賣而使各國國內市場得以聯系起來的交換領域。世界市場在廣義上指的是國際間商品交換關系的總合,它的出現,需要物質基礎和技術條件。
工業革命是如何推動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的?工業革命帶來的機器大工業為把國際間的交流推向全球化提供了必要的條件,為全球各地區、各國和各民族的溝通和未來全球一體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礎。工業革命為推動國際交流提供了技術和經濟條件。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蒸汽機的發明,汽船的航運、鐵路的暢通,是國家間、民族間交流所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術條件。更為重要的是,它為國際交流提供了經濟前提。隨著機器大生產取代手工勞動,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獲得迅猛發展,廉價的、新奇的、優質的商品成為打開別國門戶、換回工業原料的利炮,由此初步形成了世界市場,并為最終形成世界經濟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