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的力量
第一次工業革命對近代中國的主要影響有哪些?(政治、經濟、思想三角度)
理解:“工業革命不僅是一次技術革命,也是一場社會革命。”
1、為什么說是一次技術革命?(1)生產手段: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2)生產組織形式:工場發展到工廠。(3)產業結構:以農業為中心發展到以工業為中心。
2、為什么說是一場社會革命?(1)改變了政治結構,自由主義改革運動興起,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基礎。(2)改變了階級結構,產生了兩大對立階級。(3)改變了東西方的國際格局,東方從屬于西方。(4)開始了城市化的進程(農業時代——工業時代)。
學案部分
第16課 “蒸汽”的力量
基礎導學
一、工業革命
1.條件
(1)海外殖民擴張和掠奪,為工業革命提供了資金來源,擴大了英國商品的市場需求。
(2)圈地運動的進行,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勞動力資源并促進國內市場的擴大。
(3)手工工場的發展使技術改革和機器發明的條件成熟。
(4)政治保障:資產階級代議制度的確立,是工業革命發生的巨大動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
2.英國工業革命
(1)開端:首先從棉紡織業開始,紡織技術革新推動了工業的發展,近代機器大工業誕生;確立了新的生產組織管理形式——資本主義大工廠制度,工業資本主義開始占主導地位。
(2)動力革新:瓦特總結前人的經驗,制成了萬能蒸汽機,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推動了燃料工業、機械制造業、冶金業、材料工業的革命。[來源:ks5uks5uk]
(3)交通運輸業的革新:利用蒸汽機為動力的汽船(1807,美國富爾敦)成為連接世界各地的重要交通工具;1825年,英國人史蒂芬孫利用蒸汽機牽引列車試驗成功,人類陸上交通進入蒸汽動力時代。交通工具的革新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
3.工業革命的擴展
(1)原因:1825年,英國取消機器出口的禁令。
(2)表現
①工業革命在歐洲大陸和美洲廣泛開展起來。
②美國人惠特尼率先使用通用部件制造滑膛槍,推動了美國機床工業的誕生和工業生產的標準化。它的發展,使美國機械制造業迅速處于領先地位,擺脫了對英國的依賴。
(3)影響:機械化生產迅速普及,推動了世界工業化的進程。[來源:高考資源網]
4.工業革命的影響
(1)生產力: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使英國從農業國變為工業國。
(2)社會結構:工業革命改變了英國的經濟地理狀況和人口結構,促進新興城市的產生,加快了城市化進程。
(3)職業結構:大部分勞動力從農業生產中擺脫出來,轉入工業生產;機器的使用使相當多的人從直接生產中被排擠出來,為第三產業的發展準備了條件。
(4)思想文化:促進了教育科學事業的發展,也促進了科學共產主義的誕生。
二、英國成為“世界工廠”
1.根本原因:工業革命使英國的實力大增。
2.措施
(1)政治方面:進行民主化改革,通過三次議會制度改革,英國建立了資本主義民主化運行機制;建立了職業警察制度,保持社會的穩定,為經濟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2)經濟方面:運用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發展經濟,把自由貿易作為英國的國策。
(3)法制方面:進行法制化建設,廢除阻礙經濟發展的一系列舊法令,建立社會福利制度,維護資本主義自由貿易、自由競爭和自由生產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