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二、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一)
(2)根據材料二,從生產結構的角度來分析中國與西方國家的不同之處,(2分)以及產生這種不同的原因。(4分)
①不同之處:中國:以輕工業為主;西方國家:重工業為主導
②原 因:社會制度(國情)的不同造成。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國家是資本主義社會;輕重工業的技術、投資、回報等的不同造成的。
(3)新中國成立初期,為了迅速實現國家的工業化,黨和國家采取了哪些切實有效的政策和措施?(3分)
①過渡時期的總路線;②“一五”計劃決定優先發展重工業;
③ 1956年,中共八大明確提出,盡快把中國從農業國變為工業國。
【課堂練習】
1、唐朝詩人白居易在《朱陳村》一詩中寫道:“徐州古豐縣,有村曰朱陳。去縣百余里,桑麻青氛氳。機梭聲札札,牛驢走紜紜。女汲澗中水,男采山上薪。縣遠官事少,山滌人俗淳。有財不行商,有丁不入軍。家家守村業,頭白不出門”。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
a.詩中描寫了唐朝時我國農村的生活景象
b.描寫了農村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景況
c.描寫了村民封閉保留、老死山林的自然心態
d.描寫了村民幸福美滿,其樂融融,無憂無慮的原始公有制生活
2、觀察《19xx年在中國的外商、華商投資棉紡織業情況統計表》,表中反映的情況最準確的是
廠家數 開工紗錠數 布機數
外商企業 16家 338960錠 1986臺
華商企業 25家 484192錠 臺
a.一戰期間,棉紡織業大幅發展 b.外商在華棉紡織企業嚴重萎縮
c.民族工業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 d.棉紡織業中民族企業發展超過了外資企業
3、xx年央視熱播的電視劇《大染坊》。該劇敘述了20世紀初陳壽亭從一個“叫花子”發展到擁有雄厚資產的印染廠老板的創業歷程。該片的主題歌唱道:“總以為彩虹就在眼前,我卻在風雨中越走越遠,這一場榮華富貴好心酸”。造成劇中主人公“榮華富貴好心酸”的主要原因是
a.主人公出身低微b.技術力量相對薄弱c中外反動勢力的壓迫d.商場上爾虞我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