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 物質生活與社會習俗的變遷教案
周一至五逢整點安排10分鐘《整點新聞》,逢半點安排5分鐘《半點新聞》和5分鐘《氣象·生活》。
周六、日0:30 午夜劇1:30 懷舊影院場2:30 夜讀心靈4:30 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5:00 老年之友/殘疾人之友
7:20 早知天下
8:00 體育直播間
8:20 做客中央臺
8:40 財經在線
11:10 法治中國
12:35 體彩時間
12:40 中國質量報道(含整點新聞)
19:20 城鄉紀實
20:30 天天福彩
20:35 小喇叭
22:30 神州夜航 (含整點新聞)
0:10 生活資訊
4:30 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
5:00 老年之友/殘疾人之友
8:35 流行經典
9:30 娛樂周報
12:00 天天體彩
20:30 天天福彩20:35 體育沙龍請回答:(1)判斷材料一、二分別是我國哪個歷史時期的電臺廣播節目表,簡要說明你的判斷依據。(4分)(2)依據上述節目表,分別指出這兩個時期電臺節目的特點。(4分)結合時代背景,概括形成這些特點的原因。(2分)參考答案:1.(1)特點:仍然傳統,但也出現了自由戀愛與半中半洋的婚禮。原因:傳統是因為處于舊王朝統治時期,封建禮俗根深蒂固;新現象的出現是因為受海外及西方自由思想影響,但還不成氣候。(2)力量:地方政府干預婚俗。推動:結婚要向政府申請“婚姻注冊許可證”;取得健康檢查證明書。(3)廣東人的婚禮儀式越來越多樣化;說明改革開放成果惠及廣大老百姓,個人的價值觀也越來越得到社會的認同與尊重。(4)隨著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習俗民風的移易,迎娶婚嫁的主題也產生著新的變化;廣東百年婚俗由傳統向現代時尚轉變,雖有反復(如“文革”期間),但總的來說是不斷進步的;(2分)異彩紛呈的嫁娶風俗包含著廣東風情,豐富著嶺南文化。2.(1)材料一:文革時期。(1分)依據:節目表中出現紅小兵、紅衛兵;節目的意識形態色彩非常濃烈,反映了極左思想泛濫。(1分)材料二:改革開放后。(1分)依據:出現關于彩票的節目;宣傳法治;節目名稱更加人性化。(1分)(不拘泥于參考答案,考生只需答出任意1點依據,均可1分)(2)材料一:①特點:節目呆板、枯燥、單調;強調意識形態、革命性。(2分)②原因:受“文革”極左思潮影響。(1分)材料二:①特點:節目豐富多彩;關注民生,關注時政;注重時尚。(2分)②原因:改革開放。(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