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課 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岳麓版學案)
材料四 本公約各締約國……決定聯合一切力量,進行集體防御。
--------引自《北大西洋公約》
請回答:
(1)邱吉爾所說的鐵幕下的國家和地區是指哪些? (2分)
(2)材料2表達的思想主張稱什么?有何主要影響? (6分)
(3)材料3表達的思想主張稱什么?目的何在? (6分)
(4)這四則材料反映了美國戰后初期采取了什么政策?它說明了什么?(6分)
(5) 針對材料四,蘇聯在歐洲建立了什么組織?它意味著什么? (4分)
17.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馬歇爾計劃是杜魯門主義的一大支柱,它試圖通過經濟手段達到控制歐洲的目的。該計劃實施后,歐洲經濟很快得到恢復,西歐各國被納入美國爭霸世界的戰略軌道,西歐一體化的進程加快,但是西歐獲得發展后,對美國的離心傾向反而增強。
——余偉民、鄭寅達著《世界通史——現代文明的發展與選擇》
材料二:在馬歇爾主張提供援助后的第二年(1948年)春天,歐洲復興計劃即通常所稱的馬歇爾計劃業已制定。到l951年l2月31日這一計劃終止時,美國為支持馬歇爾計劃的實施總共支付了l25億美元。美國和歐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歐洲能迅速復原,使歐洲的生產水平和生活水平超過了戰前的水平。但是,從東、西方間的關系這一角度看,馬歇爾計劃是走向冷戰的最后一步。援助是不分意識形態,向所有國家提供的。然而,莫斯科卻把這種提供說成是反共產黨的策略,命令曾有意接受援助的捷克人和波蘭人予以拒絕。
——[美]斯塔夫里阿諾夫《全球通史》
材料三:l948年,美國通過了《對外援助法案》,馬歇爾計劃正式啟動,4年內美國對歐撥款達131.5億美元,88%為贈款。馬歇爾計劃既幫助歐洲國家恢復了經濟,也推動西歐各國走上一體化的道路,加強了西方國家之間的聯合。
——劉宗緒主編《歷史學科專題講座》
材料四:從1948年4月開始實施的馬歇爾計劃把蘇聯與東歐排除在外,通過援助西歐恢復經濟,增強西歐遏制蘇聯的力量,同時加強美國對西歐的控制。
——岳麓書社出版《歷史•必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