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課 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岳麓版學案)
請回答:
(1)上述四則材料中,有的觀點可以互相印證,有些觀點卻互相矛盾。請你就這兩方面的情況,從材料中舉例說明。(6分)
(2)據以上材料,結合你自己的看法,綜述馬歇爾計劃的作用。(6分)
第24課 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10. ababc dcccd 11-15. addbd
二、非選擇題
16.答案:
(1)蘇聯(lián)控制下的東歐諸國。(2分)
(2)杜魯門主義。它的出臺,表明美國公開放棄同蘇聯(lián)合作的政策,標志著“冷戰(zhàn)”的正式開始。(6分)
(3)馬歇爾計劃。通過援助西歐恢復經濟,增強西歐遏制蘇聯(lián)的力量,同時加強美國對西歐的控制。(6分)
(4)冷戰(zhàn)或遏制政策。說明美國企圖通過冷戰(zhàn)政策,確立自己的霸權地位。還說明,歐
洲是美國對外擴張的全球戰(zhàn)略重點。(6分)
(5)1955年在華沙簽訂《華沙條約》,建立華沙組織。它標志著兩大政治軍事集團對峙集團局面的形成。(4分)
17.
(1)相印證:四則材料都承認馬歇爾計劃促進了西歐經濟恢復與發(fā)展。(若回答:材料一、四都認為馬歇爾計劃的目的是美國想通過經濟援助來控制歐洲;或者,材料一、三都認為,馬歇爾計劃促進了西歐各國走上一體化道路。均可給分) 相矛盾:材料二認為,馬歇爾計劃的實施不涉及意識形態(tài)問題,美國向所有國家提供經濟援助;材料四認為,馬歇爾計劃把蘇聯(lián)和東歐排斥在外,目的是遏制蘇聯(lián)。(6分)
(2)加強了美國對西歐的控制(加強了美歐聯(lián)系);促進了西歐經濟恢復發(fā)展和走向一體化。(其他合理答案也適當給分)(6分)
37.被美國人視為“重大國際事務權威觀點發(fā)源地”的《外交》雜志聲稱:“伴隨著中國飛速的經濟發(fā)展,被稱作‘軟實力’的文化、外交等方面,中國影響力已經滲透到世界許多角落……。”誠然,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的影響力、國際地位日益提升。但不可否認中國國際地位也面臨著極大挑戰(zhàn)。
根據所學知識,結合近代以來不同時段的中國國際地位特征及形成的原因,就如何鞏固和進一步提高我國國際地位,以“中國國際地位的變更與思考”為主題,撰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歷史小論文。要求:
1.自擬題目,文章必須圍繞主題展開。
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進行中外比較。
3.論點應有材料支持,需有自己的結論。
4.論述層次清晰,文字通順流暢。
37.(30分)選題:4分;觀點:6分;材料與史實:9分;論述:8分;文字:3分
較好 一般 差
選題(4分) 主題明確3-4 主題部分體現2-3 主題不明1-2
觀點(6分) 觀點正確合理5-6 有觀點但不全面4-5 觀點錯誤3-4
材料與史實(9分) 史料正確全面7-9 部分史料正確5-7 史料錯誤不全面4-5
論述(8分) 論述得當6-8 論述部分得當5-6 論述錯誤3-5
文字(3分) 流暢3 一般2 差1
總體(30分) 一類:24-30 二類:18-23 三類:12-17
注:如字數不足,只能按相應比例判分。
參考觀點:①保衛(wèi)國家主權和領土的獨立完整;②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科技,經濟社會發(fā)展,不斷提高綜合國力;③適應世界潮流,不斷提高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科技迅速發(fā)展;④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加強同世界各國聯(lián)系,提高國際影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