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復習提綱
22、國人最早在中國境內創辦的報刊是《昭文新報》。中國電影事業的起步是《定軍山》第一部有聲電影是《歌女紅牡丹》第一部獲得國際榮譽的是《漁光曲》。〈義勇軍進行曲〉是電影《風云兒女》的插曲,后來成為國歌。1958年,北京電視臺開始試播,這是中國第一家電視臺;中國1994年正式接入互聯網。
23、大眾傳媒的發展給人們生活方式帶來的巨大變化:報道時事信息,傳播知識,宣傳教育,開啟民智,輿論監督,宣傳政治綱領,推動社會政治運動發展,提供休閑和娛樂,促進科學知識普及,開闊了人們的視野,對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24、迪亞士到達非洲的最南端好望角。哥倫布最早到達美洲,發現新大陸。達•伽馬最早到達印度。
地理大發現對世界市場形成的意義:新航路的開辟,加強了歐洲同亞洲、非洲以及新發現的美洲等地的聯系,逐漸結束了各地孤立的狀態,地區性的貿易向世界性的貿易擴展,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
25、荷蘭積極向海外進行殖民擴張,在非洲奪取好望角,在亞洲一度占據中國臺灣,在美洲建立新尼德蘭殖民地。17世紀荷蘭已經成為世界范圍的殖民帝國。
26、英國在亞洲蠶食印度土地,在美洲建立13個殖民地。發布〈航海條例〉打擊荷蘭。從荷蘭奪取新尼德蘭,改名為紐約。從法國奪取加拿大和新法蘭西,成為日不落帝國,最終確立世界殖民霸權。
27、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建立的主要途徑是通過殖民擴張與掠奪。
28、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明有珍妮機、蒸汽機、汽船、蒸汽機車。人類進入蒸汽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明有內燃機,汽車、飛機、電燈、電話、電影、電車,人類進入電氣時代。還有藥品、炸藥、人造纖維等。
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發展的影響: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下,19世紀中期,世界市場形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世界市場進一步發展。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建立。
29、1929年—1933年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具體原因是生產和銷售的矛盾。爆發標志是1929年美國股市的崩潰。這場危機特點是時間長、范圍廣、破壞性大。
羅斯福新政歷史背景:①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打擊美國;②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無法解決危機;③羅斯福1933年就任美國總統。
30、羅斯福新政內容:包括救濟、復興、改革三個方面。具體措施包括整頓銀行和金融業、調整農業政策、復興工業、社會救濟和公共公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復興工業
31、羅斯福新政的特點:政府對經濟全面干預。
探討羅斯福新政在資本主義自我調節機制形成中的作用:對美國而言:使美國度過危機,保證美國民主,開創國家干預經濟先例,使美國進入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美國政治影響深遠; 對資本主義國家而言;開創經濟發展新模式,影響深遠;局限性:不能根本上杜絕危機.
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⑴國家加強對經濟干預,資本主義進入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 ⑵西方福利國家在戰后得到發展 ⑶第三產業蓬勃發展 ⑷知識經濟的興起。
32、俄國國內戰爭戰后蘇維埃政權面臨的形勢:嚴峻的國內外形勢①外:英法列強武裝干涉。②內:國內戰爭爆發。
33、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轉變的必要性: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它的措施超出戰時需要的限度,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導致了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