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 課 農耕時代的手工業
第4 課 農耕時代的手工業
【課程標準】
列舉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基本史實,認識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特征。
【課標解讀】
應掌握不同時期金屬冶煉技術、紡織業的發展,官營、私營手工業的發展特點及地位變化和原因,明確明朝中后期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產生的促進作用。認識農業的發展與手工業發展之間的關系。通過對官、私營手工業地位的變化進行分期分析,得出手工業生產部門不斷增加、勞動分工越來越細、生產技術不斷進步、多種經營形態并存、長期領先于世界是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特征。
【考試大綱】
手工業的發展
【知識梳理】
一、主要部門和發展概況
(一)主要成就
1.冶金業
(1)冶銅業:
青銅時代:是指從 到 。
商周時期青銅鑄造是主要手工業部門,技藝相當成熟。特點是:數量較多,種類齊備,工藝精湛,使用廣泛。
思考1. 為什么把夏商周時期稱作“青銅時代”?
提示:青銅時代,是指人類社會已經發明和制造了青銅器,運用于生產和生活領域,使整個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的時代。它相當于我國的夏商周時期(即從二里頭文化時期到春秋末期,歷時約15個世紀);之所以稱為“青銅時代”其主要依據是:第一,生產規模大,技術水平高。第二,生產數量大,品種多,價值高。第三,青銅鑄造是商周時期的主要手工業部門。
(2)冶鐵業:
春秋時期:發明冶煉 和 的技術。這是我國冶金技術的重大成就,也是世界冶鐵史上的奇跡。
(3)燃料:
①漢代:人們開始用 作燃料,并用來冶鐵。北宋相當普遍。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使用煤的國家
②南宋末年:開始用 冶鐵,明朝流行開來。
2.紡織業
(1)絲織業:
①上古時代:人們已經學會養蠶繅絲。
②西周:絲織工藝有了突飛猛進發展,品種日益豐富,花色圖案精美。
③漢代:絲綢遠銷歐洲,獲“ ”稱號。
④唐代:出現 技藝,以“ ”手法自由變換色彩,紋飾極具藝術神韻。
(2)棉紡織業:
① 以來:棉花種植由邊疆迅速向內地傳播,棉紡織業成為新興的手工業部門。
②元代: 全面推廣先進技術,發明腳踏三錠紡車; 在元明時期成為全國的棉紡織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