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 課 農耕時代的手工業
③明代后期: 已取代 成為廣大民眾的主要衣料。(棉布主要特點: )
思考2.棉紡織技術作為一個新興部門為什么得到了迅速的推廣?
提示:絲織品太貴重,往往為社會上層穿著,很難在民間推廣;而棉布柔軟、保暖,并且結實耐用,適合各階層穿著,社會需求量大;棉花種植由邊疆向內地的推廣,為棉紡織業的發展提供了原料;棉花加工技術的進步也推動了棉紡織業的發展。
3.陶瓷業
(1)制陶業: 的發明是新石器時代手工業中最重要的成就。陶器工藝如 、
、 等。
(2)制瓷業:
①東漢晚期:燒出成熟的 。
②南北朝:成功燒制出 ,是制瓷技術上的重大突破,為我國制瓷業開辟了廣闊前景。
③隋唐時期:陶瓷工藝臻于成熟,唐代瓷窯遍布南北,制瓷業成為一個獨立的生產部門。瓷器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
④宋代: 成為“瓷都”,出現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窯。
⑤元代:開始進入 生產時期。
⑥明清時期創造出更豐富多樣的制瓷工藝, 和 一起成為對外出口的大宗產品。
世紀,中國國瓷器風靡歐洲,價格高于黃金。 世紀,中國瓷器已遍銷全世界,并深入到普通的外國人家庭。
(二)古代手工業發展的基本特征
1.手工業生產部門不斷增加。
2.規模越來越大、勞動分工越來越細。
3.生產技術不斷進步。
4.多種經營形態并存,互為補充。
5.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長期領先于世界。
6.手工業生產布局隨經濟重心的轉移而變化。
二、主要經營形態——生產方式的變化
原始社會晚期: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而獨立;夏商周時期:手工業發展,但由官府壟斷;春秋戰國時期:官營手工業繼續發展,出現民營手工業、家庭手工業。
1.家庭手工業:農戶的副業;產品供自己消費和交納賦稅,很少進入市場。
(1)特點: 與 相結合。
(2) 影響:對于穩定 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技術落后,生產分散,妨礙了市場發育。
2.官營手工業
(1)產生:西周時期。從西周到明朝前期,官營手工業一直占據著最主要的地位。
(2)特點:官府統一經營管理;集中的大作坊;主要生產軍用品和供官府、貴族消費的生活用品;生產不計成本;工匠職業世襲;生產范圍廣、規模大、分工細;明代以前占據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