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必修1學習提綱
性質 奴隸社會的政治制度
實施者 武王開始,周公旦大規模分封。分封的大多數是同姓子弟
內容 1、分封諸侯對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2、被封諸侯的義務:服從周王命令、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朝覲述職等
3、被封諸侯的權利:職位世襲、對卿大夫再分封、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派賦役等
4、受封的諸侯在自己的封疆內實行再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士以下不再分封。卿大夫和士也要承擔義務(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特點 層層分封,等級森嚴(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帶有家族統治色彩
作用 前期加強了王權,鞏固了統治,擴大了統治范圍,發展了交通,促進了邊疆開發,使周成為強國
局限 諸侯有相對的獨立性,為以后埋下割據混戰根源
破壞瓦解 西周后期,諸侯勢力強大,王權衰弱,血緣關系疏遠,分封制開始受到破壞。春秋時開始瓦解,戰國末年,分封制完全瓦解(根源:生產力發展)
西周宗法制 目的 根本:鞏固分封的統治秩序,保證王權穩定
直接:解決貴族間權力、土地和財產的爭奪的矛盾
內容 核心內容是嫡長子繼承制。即嫡長子繼承父親的宗主地位,庶子進行分封。周王嫡長子、嫡長孫一系有繼承王位權,為大宗,次子、庶子為小宗;庶子的嫡長子、嫡長孫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諸侯和大夫以此類推。大宗與小宗的關系是相對的,小宗須服從大宗
性質 是與分封制互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質的制度
特點 按照父系血統關系的親疏來維系(也是實質)
瓦解 隨著分封制的破壞、瓦解而破壞、瓦解。戰國時宗法制完全瓦解
作用 1、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
2、有利于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與團結
深遠影響 利:形成的尊宗敬祖、尊老愛幼的濃厚親情觀(重視修家譜,建宗祠,尋根問祖,互相幫助)有益于社會安定和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也對中國現在的民間繼承方法有較大的影響
弊:導致特權思想嚴重,等級制森嚴,崇尚權威,家(族)長制盛行,缺乏反抗精神,重男輕女現象嚴重,任人唯親,裙帶作風(走后門)盛行,缺乏理性,宗族勢力較強,妨礙了近現代民主、法制的發展
第2課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背景 bc221秦王贏政先后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統一中國(原因、影響)
措施 中央 確立皇帝制度 由來 “三皇五帝”
目的 顯示自己的權勢和地位,神化自己的君權,鞏固統治
特征 皇帝獨尊、皇權至上(核心)、皇位世襲(家天下)
本質 君主專制,即皇帝是封建國家政權的主宰和權力中心
建立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丞相 百官之首,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下設九卿
御史大夫 副丞相,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監察百官